125.红烛剪影3
京兆尹忽递急札:闯王于宫中设宴,犒赏宴请本次守城的功臣。
不仅是厨房白费功夫了,带着三皇子有惊无险的裴石回贾府也看不到人。
“宫里不仅仅邀请了姑姑和先生,便是连延兴门内济民坊的管事婆子,还要叫几个济民坊参与守城的志愿者做代表,一同进宫同庆。”
黛玉要贾兰在家等着,毕竟裴石是贾兰的习武师傅,自然是最适合替她传话的。
“师傅要是带了小客人回来,便先安置在荣禧堂我原来的房里。”
“还有,那个……”贾兰有些不好意思,“师傅原来住的怡红院,那个宝二爷回来了,所以……”
裴石心里清楚,终究是他雀占鸠巢。
只温声道:“无妨。”回身看向身旁瘦小的少年,伸手揉了揉他的发旋,“小叔不能常在,你独住荣禧堂,可会害怕?”
水元虽然已经是十岁的年纪,个头却比同龄人为小,眉眼清秀而沉静。
裴石的长姐嫁与皇室,因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而从太子的侧妃一跃成为皇妃。彼时秦家军案起,长姐虽因有孕免祸,却被幽于冷宫
水元甫一降世便多病,熬着风霜与清冷长到如今。
没曾想,许是水元在冷宫长大,并没有跟他的父亲兄弟姊妹一样,死在义军手里。
薄命的相,却是个有福之人。
水元微微一礼,声音柔而不怯:“不怕,有炉火能遮风,已是极好的。”
贾兰松了口气,他虽不知道是什么客人,但便是年纪更小身份尊贵的柳晏都不能住进荣禧堂,想必此人身份不比旁人。
他忙道:“那我带小公子去房里看看吧,缺什么也好补上。”
毕竟黛玉将原来老太太的荣庆堂腾出来给他和大奶奶住了,他也得好好待客才是。
“师傅,我带你去南院看看你住的地方吧,虽然还没……”
“先不急。”裴石抬手打断了贾兰,道:“我走了之后的事情,你先同我仔细说说。”
————
虽说闯王一派是以“君王爱民如子,与臣民同庆”的姿态设宴,但宫宴绝非一时兴起便可以办的,何至于在宴前才仓促召人入宫?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并不会想到这些,毕竟皇城禁地向来是高不可攀的。
即便是出自荣府、见过些世面的婆子们,在听说邀请她们的庆功宴设在宫中时,也难掩内心的激动。她们虽比济民坊的坊民更知收敛,但面上那抑不住的光彩,仍与旁人无异。
黛玉只淡淡一笑,没有多言,抬眸看向那大敞的宫门。她虽曾远远看过皇妃的仪仗,却是第一次亲身踏入皇宫。
宫墙巍峨、丹梁金瓦,在旁人眼中是令人屏息的富丽,但她心中却波澜不惊。
随行的护卫们被拦在门外,她与众人一同经过搜检,再换上宫廷的马车,入内而行。
来迎的李大年显然已饮了几杯,面色酡红,兴致勃勃,带着坊民与婆子们在皇宫中四处张望,如同巡自家园林般肆意。
“……咱们大军不仅拿下京畿六城,还杀了不少狗官!”他大声嚷道,“往后跟着咱们,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话虽醉意横飞,却透着几分真意。周围人不是欢呼附和,便是像左秋梅那样巧言奉承,唯有黛玉沉默在侧,心底微微发凉。
昔日那位以义军自持、不事奢华的闯王,竟然容许手下在宫墙内四处炫耀功绩。这并不想闯王多疑谨慎的作风。
远处钟鼓齐鸣,丝竹并奏,宫乐清脆流淌在夜色中。黛玉心中苦笑,也难为这些乐师在兵荒马乱中仍能保全自身,还在为这新主子奏乐。
“李军头,我们是不是该过去宫宴那边了。”她收回思绪,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拖延的分寸感。
黛玉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客而拘谨,毕竟请柬是京兆尹府发出的,无论背后有何居心,她都要先行露面,以免失礼。
更何况,她并不确定这宴席的邀请,究竟是闯王的真心厚意,还是师景辉的暗中捣鬼。谨慎些,总是好的。
李大年愣了下,才憨憨笑道:“是啊是啊,大王……”
他顿了一下,笑着打了自己一巴掌,道:“陛下!对!改叫陛下了!陛下叫我来带你们进去,要是耽误事了他可就要怪罪我了。”
黛玉无奈,跟着李大年才真正往宫宴去了。
才踏入内廷,便有宫人来传话:闯王请林姑娘到偏殿一叙。
她与左秋梅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恐怕另有文章。
正思量间,卫太尉上前拱手寒暄:“林姑娘,听犬子说宝二爷回府了,姑娘可算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夫替你高兴。”
黛玉盈盈一笑,言辞温婉道:“多谢卫太傅,若府中有喜,必请太傅同喜,切莫推辞。”
这话落在卫太尉耳中,倒觉有些奇怪,毕竟黛玉是女子,这出嫁之事由女子开口邀请见证实在不合礼数。但卫太傅并未多说,只是含笑应下,黛玉和紫娟便叫人请走了。
左丘梅心中其实也有跟黛玉一样的怀疑,只是他想的与黛玉不同。
如今贾府虽说毫无权柄,但是在京中却有权势,且不说那十处来年开春便要解散的济民坊,此次守城之功便足以令贾府在新朝廷中占有一席之地。
黛玉作为贾府的当家主子,往后其在京中的纵横能力不容小觑。
虽说有闯王不在京中,师景辉这人软弱好拿捏的原因,许多事便由着黛玉自行周旋,可一旦坐了龙庭,千古以来有几位帝王不生猜忌?
毕竟便是鸿门宴,他们也拒绝不得,在来皇城路上,主仆两人便想了,往昔闯王召见功臣是在京营,而今张才良尚未正式登基,便改在宫中设宴,虽说称帝改制已是必然,但恐怕也只差布告天下了。
守城之事,不仅是击退胡骑,更是守住长安皇城,这份战功与夺取京畿六城并无轻重之别。对他而言,无疑是他得天顺位的最佳助力。
他们在皇城禁地,护卫们被拒在皇城之外,只怕便是鸿门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自求多福,既来之,则安之。
师景辉带着副官与左丘梅寒暄,笑容殷切,仿佛情谊深厚。左丘梅心里记着黛玉的吩咐,也笑脸相迎,不露半分戒备。
黛玉与紫鹃随宫女前行,不多时,便见到曹睢迎面而来。
“林姑娘,今日宫宴得见,比往日更是光彩照人。”曹睢笑着寒暄,只一语,便转身引她们继续往前。
黛玉淡淡问道:“不知陛下召我有何事,曹先生可否先告知一二?”她明知闯王在春后才会正式称帝,但既然义军中已有人改口,她也顺势而为。
“没什么。”曹睢微笑道,“义军出城征伐,少不了贾府商队运送粮草,陛下一向感念姑娘大义。今日听闻姑娘在守城之事为首功,调运皇城炮台,劝动京中各户协力守城。”
曹睢笑了一声,继续道,“陛下听闻此事后,便说姑娘是京中第一女杰,此等忠义之心,陛下要当众褒赏。”
黛玉眉眼含笑,却不急着接话。赏赐?她不缺那些。要赏便赏给贾府吧,她并不想领了的“好意”,日后反成枷锁。
“戎羌犯境,我身在城中,自当尽力拒敌,又何劳陛下赏赐?”她语调柔和,企图卸去对方的笼络。
曹睢临入偏殿前,却压低了声音:“陛下既要赏,姑娘可千万别拂了好意,平白惹人不快。”
黛玉独自进殿,张才良虽未着龙袍,却已换上明黄色长服,绣纹精繁,非一日所成。
黛玉心下了然,盈盈一礼:“给陛下请安。”她才堪堪单膝下跪,便被免了礼。
“姑娘守城之功,若非我过问,姑娘不说只怕是无人知晓。如此忠义高洁,本王敬服。”张才良亲赐座,待黛玉坐下,又似不经意道,“只是林姑娘,如此性情倒叫我担心,可似乎对自己的事情并不上心啊,本王只怕你被人欺负了啊。”
这句话落下时,他的眼神并未看向她,而是落在殿外隐隐可见的宫墙方向,像是随口,却又像是另有所指。
黛玉含笑应道:“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