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硬刚县长
何琼瑶离开竹林镇的第三天,《中新报》头版就刊登她采写的新闻报道,题目是《青山县竹林镇民生观察:在破局中生长的乡村温度》。
报道的主题就是破局民生堵点,将本来是负面的新闻,发掘出正面亮点。
比如,孙湾村饮水工程,何琼瑶选取的角度是,江恨离“蹲点办公”,让“闲置井”活起来。
报道中,引用江恨离的原话:民生工程不能“建完就交差”,得让群众真受益。
对于敬老院,报道的小标题是:周波“走心服务”,让“问题院”变“幸福家”,突出小人物扛起大责任的形象。
报道还引用江恨离的原话:捂盖子不如动刀子——烂疮挑破才长新肉。
江恨离很佩服何琼瑶的生花妙笔。
整篇报道,没有刻意回避矛盾,却用独特视角捕捉破局中的微光,把“闲置井”“问题院”等困境,转化为干部担当、基层发力的生动注脚,让读者看见问题背后的温度与希望。
叶青天县长来到竹林镇调研。
调研主题也是民生工程。
江恨离感到,叶青天此次调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会议室里,田昆汇报工作,尽是假大空,张口闭口都是“全镇民生工作稳中求进”“民生工程目标顺利完成”,却对敬老院、饮水工程、轮窑厂等暴露出的问题只字不提,典型的报喜不报忧。
“田**,”叶青天突然打断他,手指点了点桌角的《中新报》,“我来之前翻了这篇报道,‘闲置井’、‘问题院’,听起来都是不小的麻烦。
这些事,怎么没在你的汇报里提?”
田昆心里一喜,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自责”:“叶县长,您批评得对!
这两件事确实是我们工作的疏漏,之前我一直忙着推进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没顾上这些小事,没想到留下了尾巴。
多亏江镇长刚上任就盯着整改,才没让问题闹得更大。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江镇长早跟我通个气,提前排查,也不至于让媒体盯着这些陈年旧账报道,影响竹林镇的形象啊。”
“江镇长,”叶青天的目光转向江恨离,语气严厉,“你刚代理镇长没几天,就闹出这么大动静,是觉得之前的工作做得不好,还是想借着媒体,给自己立个‘为民办事’的形象?”
田昆在一旁适时补刀:“叶县长,我之前就跟江镇长说过,镇里的事要顾全大局,有问题内部商量着来,别动不动就捅到媒体、捅到县里。
他倒好,刚上任就把镇里的‘家丑’全抖出去,这不是让竹林镇丢脸吗?”
叶青天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干部,声音陡然提高:“今天我来调研,是要查民生工作的‘实’,不是看表面的‘秀’!
竹林镇的民生工程,不能靠媒体报道撑场面,更不能靠‘整改前任问题’博眼球!”
江恨离回答得不卑不亢:“田**说我没顾全大局、捅了‘家丑’,可我觉得,真正的大局,是让老百姓满意;
真正的脸面,不是藏着问题、捂着矛盾,而是把问题解决了,让大家日子过好了!
捂盖子不如动刀子。民生工作不怕有问题,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对群众的难处漠不关心!
我整改这些事,不是为了跟谁作对,也不是为了给自己立牌坊,只是不想让群众的期待,变成失望,甚至是绝望!”
田昆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突然爆料:“叶县长,这事我本来不想提,怕影响班子团结。
但为了工作,还是说出来。来采访的记者何琼瑶,是江镇长女朋友。
何记者来镇里采访时,江镇长全程陪同,既没找我了解情况,也没去核实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
现在报道里只写江镇长的‘功绩’,却对之前镇里的工作只字不提,这公正性能保证吗?”
江恨离当场驳斥:“田**,你这是混淆视听!
何琼瑶来采访是报社的安排,她跑遍了孙湾村和敬老院,采访了几十个村民和老人,怎么就不公正了?
你要是觉得报道有问题,可以去跟报社核实,别在这里扯私人关系,转移视线!”
“扯私人关系?”叶青天打断他,脸色阴沉,“江镇长,你刚上任就借着女朋友的笔,把前任的‘问题’写成自己的‘成绩’,这不是搞特殊是什么?
要是每个干部都像你这样,靠着私人关系炒作自己,那基层工作还怎么干?”
江恨离直视着叶青天,语气坚定:“叶县长,我上任才几天,没心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