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二合一,求订阅……
江美舒听完,心说这才是终极命好啊。
她的所谓咸鱼躺,和乔家辉比起来,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你厉害。”
半晌,她憋出来几个字。
乔家辉还挺骄傲,“是吧,虽然我是个废物,但是在我们香江,我是出了名的好命人。”
“别人都说我会投胎。”
梁秋润第一次罕见的有些无语,“进去吧。”
乔家辉这才作罢,在前面带路进去了,宏泰厂子里面,这边的车间很大,足足有四五百平,全部都是生产线条。
外面供销社买的完整的自行车,在这里只是流水线上的零件。
从车把,在到车铃铛,在到车况,车身,车轱辘,脚踏板。
所有在自行车上能看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
这还是江美舒第一次看自行车厂,她震惊的张大嘴巴,“原来自行车是这样组建的啊。”
乔家辉,“是啊,你不知道?”
他有些惊讶,“以后有机会,等我带你去看小汽车的组建,那才叫一个震惊呢。”
“我们家原本打算开个汽车厂的,但是牌照不够,外加钱和技术都不够,最后只能作罢,退而求其次开了一个自行车厂。”
“香江那边自行车厂太多了,我爸瞧着大陆还有空白市场,便让我来羊城碰碰运气。”
“结果。”他摊手,“就是这样了,你也看到了,大家上班都不积极,明明我给他们开的工资,比大陆厂的工资高三分之一,他们上班还是这样磨洋工。”
梁秋润自然那看的出来,这些人的精神面貌,甚至还不如当时他在首都肉联厂的工人。
肉联厂的工人都是他调教了许久,才到之前那个地步的,但是在他走的时候,已经接近溃散的地步。
梁秋润不动神色地在厂子里面,四处巡视了一番,大多数工人只是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便收回目光去聊天了。
基本正常来说半个小时能组装一辆自行车的,到了他们这些人这里,一上午可能都组装不了一辆自行车。
梁秋润看完后,心里便有数了,“他们拿的工资是怎么开的?”
乔家辉有些不太懂,“什么意思?”
“开的是固定工资,还是计件工资?”计件这两个字,就彰显了不一样。
乔家辉,“都是固定工资。”
“普通工人一个月五十三块,如果是主任这类,一个月有七十五。”
“都是固定工资。”
梁秋润心里有数了,他蹲下来检查了一个组装好的自行车,“车子质量怎么样?”
乔家辉,“质量肯定是没问题,我们宏泰的是对标凤凰和永久的,甚至我们的供货渠道和他们也是
同一家。”
“只是因为宏泰刚成立所以没人多少知道市面上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永久和凤凰。”
“这也是导致我们的自行车销售不出去的原因。”
梁秋润低头检查了车轱辘轮胎用的很好起码这样摁压下去没有任何浮力说明轮胎用的橡胶好。
“都是好橡胶和凤凰牌自行车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的轮胎我们进货的时候对方和我们保证三年内都不会出现开裂炸裂漏气的问题。除非是故意损伤这才会导致损坏如果正常使用是不会出问题的。”
“对方当时还和我们签了合同。”
说完乔家辉还让人去找了出来梁秋润看完“质量不错。”
“自行车的其他部位呢?”
乔家辉有些不好意思“那是不如凤凰牌的他们的喷漆材质成本太高了如果按照凤凰牌的这个做法我们一辆自行车的成本都要一百一了在加上工人销售供货所有的加起来一辆自行车没个三百根本赚不到钱。”
梁秋润摸了摸自行车才车杠确实不如凤凰牌的结实流畅这边更像是铁管喷漆而且喷漆的效果应该不是特别好。
若是放在雨水底下放太久了或许要生锈。
梁秋润全部看了一遍他便提议道
乔家辉愣了下“这个成本就会增加许多了。”
“我们之前算过我们一辆自行车的成本在七十左右我们买一百五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梁秋润回头看了一眼磨洋工的工人“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改下工资的机制从固定工资变计件工资另外自行车的成本也可以控制把质量做好的同时然后把价格降低。”
“那我们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梁秋润摇头“不是让你走薄利多销。”
“现在市场上永久和凤凰自行车卖的太贵了一辆基本要三百块而我们做宏泰的自行车如果质量比他们稍微差一点但是价格只是他们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你会选谁?”
乔家辉“选好的?”
乔家辉生平表示从来不让自己受委屈只有钱受委屈的份。
梁秋润觉得和他没得聊。
“厂长这个位置我接了但是有个条件。”
“你说?”
“我要对厂里的一切事物有一票决定权我需要整改的方面需要你们的支持而不是反对。”
“乔家
辉若是你能信任我便把宏泰
交给我若是不信任我们的一切谈论到此为止。”
乔家辉听懂了梁秋润话里面的意思他咬咬牙“你让我想想。”
梁秋润也不急他嗯了一声领着江美舒四处转了下江美舒看着那磨洋工的工人她叹气“老梁这得亏不是自家的厂子若是自家的厂子怕是在多的钱都不够亏的。”
开厂养人没问题但是前提是你给我带来效益。
梁秋润嗯了一声“宏泰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肉联厂遇到的问题。”
“那边也是一样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磨洋工的心态或许一时是好的但是若是长远来看这对于单位来说极为不利其实对于个人也是当单位都不存在的时候个人的工作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从本质上来说工人和单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但能明白这件事的人很少。”
梁秋润搞改革是因为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无数个工人要下岗而那些工人的背后还有无数个家庭。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他们经不起下岗。
但是改革太过阵痛了尤其是开始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从吃大锅饭变成计件。
本质就是压迫。
许多人都无法接受轻松工作换来的工资需要劳累工作才能换来。
所以双方谈崩梁秋润放弃改革离开肉联厂。而肉联厂上到领导都选择安于现状。
对于此梁秋润只能选择接受或者说是冷眼旁观。
看着他们安于现状五年或者是八年然后集体下岗这才是最后的结果。
他知道并且能看到但却是无能为力。
而宏泰现在的情况
你若是不合适那就换一个合适的来。
本质上还是铁血手段够狠心福利也够好产品质量够硬销路够好。这才是单位存活的本质。
当了十几年厂长的梁秋润他比谁都清楚这些点。
梁秋润看着那些磨洋工的工人他冷静道“因为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现在他们磨洋工就能换取同样的工资谁还会愿意去辛苦付出呢?”
“不过也不怪他们。”
“因为工人拿的是工资的钱他们操心的也是工资到手没到手单位未来会不会倒闭会不会下岗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江美舒心说她当年何尝不一样啊。
为了转正拼命加班但是真正转正后她也会和其他同事一样摸鱼磨洋工盼着下班的时间。
没办
法这是人性。
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乔家辉过来了他脸上带着几分果决“你若是当厂长宏泰的一切事情都听你的我只拿分红。”
梁秋润敲了敲桌面“我不要工资。”
乔家辉愣了下“那你要什么?”
“我要分红。”
他冷静的叙述“我和下面的工人们一样都拿计件工资下面的工人们做的多就拿的多对于我来说同样也是如果宏泰卖不出自行车那我就不拿工资如果宏泰能够卖出自行车我就拿分红。”
“我要想自己的收入高我势必要把宏泰扶起来这样你也不用担心我对宏泰有任何甩手不利或者说是看着它倒台。”
乔家辉很心动但是他做不了主。
“这件事我要和我爸商量。”
“我虽然是宏泰的老板但是我不管事一切都是由我爸来做大决定的。”
梁秋润嗯了一声“你可以去问。”
他思索了下“对了我们也可以注资追加股份连同我个人出力的股份合在一起一起去问问吧。”
梁秋润看完了宏泰之后他深知如果把宏泰好好的做起来市场范围会很广。
现在全国市场自行车都需要车票限购自行车供需不足。除此之外大部分市场被永久和凤凰两个牌子所占据。
他们太贵了导致许多人就算是攒钱也买不起。
所以在这个年代结婚能有一辆自行车那是所有人羡慕的事情。
而梁秋润看重的不是上方市场而是中间的市场。宏泰的定价只要在一百二到一百四之间。
在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
宏泰自行车几乎能横扫自行车的整个市场。
因为便宜因为质量差不多这两点就足够满足太多人的需求了。
所以梁秋润才会提出注资这一说法。
只是说完后他倒是有些忐忑没和爱人提前商量
“江江。”梁秋润有些紧张想要事后弥补“抱歉我之前没和你商量注资的事情我也是刚才临时想到这才给的提议。”
江美舒倒是看的开“我之前做生意也没和你商量啊还不是做了你不照样是支持我的?”
“老梁你这么看好宏泰吗?”
梁秋润嗯了一声见乔家辉还没过来他便低声道“我看好的是宏泰吃下中低端自行车市场。”
“这个市场很大的我们不去和最顶端的那部分竞争我们只需要吃下中低端市场就够宏泰存活下来了。”
江美舒听完她有些震惊“老梁谁和你说的这些?”
梁秋润的这个模式
,其实和后世的商战拼夕夕一模一样。
在狗东和黑猫还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拼夕夕横空出世,横扫各大市场,抢占份额。
它之所以能做起来,就是因为便宜,它主打一个中低端市场,或者说是低端**票市场。
但是尽管是这样,它还是做起来了。
在他们所处的这片地方,太多普通人了,太多穷人了,在大家都没钱却还有买卖需求的情况下。
拼夕夕就做到了绝杀。
便宜,质量还凑合。
算是满足了普通人的需求。
而梁秋润所说的这个模式,可以说拼夕夕是一模一样的。
面对江美舒的询问,梁秋润笑了笑,“我以前喜欢看领导的自传,我记得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农村不光是农村,它代表着一个特定的词,一个贫苦却有需求的那一类人。
“这一类人不可磨灭,而且还占据着特大范围。
“就像是吃肉一样,有钱人吃肉,没钱的人吃猪皮,吃猪杂,但是不管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想吃肉这个欲望是不会变的。
“同理,我们也可以放在自行车上,有钱人追求牌子,追求质量,追求好看,所以凤凰牌自行车大家趋之若鹜,但是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是没钱的人,他们也需要自行车,这个交通工具来上班,来出行,但是因为凤凰牌自行车太贵,他们需要攒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都不一定买得起。
“而这里很显而易见,中低端自行车市场还是空白的。
“自行车紧俏限购,也限制了自行车单位的发展,公家自行车单位产量受限,在未来私营自行车厂子势必会崛起。
这是梁秋润能看到的未来。
所以他才会和对方说,以人和金钱注资宏泰。
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