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符水当然是假的,但米粥,是真的!
日落时分。
斜阳的光辉从天边洒落下来。
照射在一名身穿麻衣道袍男子的身上,在他的背后,扯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当…当……”
清脆的铃铛声,在幽州城内空荡荡的街巷间传荡。
幽州从前本是一座大城,光是城中生活的人口,就超过五十万人!
倘若加上幽州下辖的各个县的人口。
合计起来,足有百万之众!
然而时至今日,但凡有点资产的地主乡绅,大多数都已经携家带口的跑路了。
而大半百姓,也成了流民,离开了幽州。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场惨败,如今的幽州城内,人口不过**万,乡野之间,人口不过十万左右。
短短几年间。
幽州的人口,直接暴跌了七成以上!
以至于昔日繁华的街道,再也见不到摩肩接踵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吱吱作响的老鼠,和隐藏在暗中的野狗。
道人见到这副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乃是河北邢州人士,姓张,名角,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游方道士。
他不会**,也不懂什么神仙法术。
他只会些许医术。
哪怕凭借着医术,他可以是达官贵人们的座上宾。
身上背着的行囊里边。
除了一点点粮食之外,就只有沿途自己挖的草药,和一些画着鬼画符的黄纸。
张角在幽州城内漫步。
入目所见,皆是一片荒芜的景象。
街巷间为数不多的行人步履匆匆,时而有孩童从墙角处探出脑袋,打量着他这个时候外来客。
张角感觉自己心里边堵得慌。
他看向墙角处探出脑袋的一个面有菜色的孩童,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随后放下行囊。
找了几块破砖,搭成个简易的炉子,又弄来的枯枝做柴火,明显是准备生火做饭。
张角从行囊里,掏出来一把黄灿灿的粟米。
将其混合着清水一起倒进小锅里后,便点燃柴火,没过多久,阵阵米香就随着晚风飘荡开来。
“咕嘟……”
明显营养不良的孩童咽了口口水。
一步一步的挪到近前,看着锅中不断翻腾的的粟米,忍不住又咽了口口水。
米香四处飘散。
不一会功夫,就引来了七八个同样骨肉如柴的孩童。
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过**岁。
最小的也就是五岁上下,穿着破麻布制成的衣裳,紧紧盯着米粥的眼中,闪烁着亮晶晶的光彩。
张角静静的看着一众孩童。
良久之后,他从怀中摸出一个木碗,在清汤寡水的粥锅里舀了一碗“粥”,送到了最早那名孩童的手里。
“喝吧,慢慢喝。”
“先吹一吹,不要烫到了,就只有一只碗,你们轮流喝。”
孩童小心翼翼的接过粥碗,食指大动。
可不曾想,没等他要喝,粥碗就莫名其妙的被张角重新抢过去了。
“等一等。”
“无论是大卫朝廷也好,还是契丹也好,都不允许私自赈灾。”
“被发现的话,赈灾者和受赈者都要被打板子。”
说话间。
张角取出来一张发黄的符纸。
借着炉子里的火焰点着之后,待其燃烧殆尽,就将符纸的灰烬尽数倒进锅中。
乌黑的灰烬,让一锅米粥显得跟下了毒一样。
“现在喝吧。”
“记住了,这不是米粥,这是符水。”
“是贫道煮出来的符水,具有辟邪的功效,根本就不是赈济用的米粥!”
昏暗的夕阳下。
半大孩子们懵懂的点了点头。
米粥也好,符水也罢,他们其实根本就不明白。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喝下一碗粥垫垫肚子,好活下去!
时间快速流逝。
田野间挂着沉甸甸麦穗的小麦,与专门为契丹军马所种植的马草苜蓿,都在随着夜风,轻轻摇晃着。
幽州城北,契丹驻军大营之中。
刚过子时,一直毫无睡意的原夹沟寨二当家刘路,就从床上一头翻起来。
穿上契丹人的衣袍。
把房间里的烛火全部点燃,对着一面铜镜,开始满脸笑容的欣赏起自己的仪容。
这铜镜,也不知道是城中哪家大户小姐的。
铜镜的边缘,甚至还雕刻着些花纹,只是站在铜镜前的是刘路这么个家伙。
“嘿!”
“看看老子这头发,果然是好啊!”
既然决定给契丹当狗了,那么自然就得做出些改变才行。
所以刘路在投靠了契丹之后。
就直接找来人手,把他头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