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闻言皆是一惊。

探春手中的暖炉“咣当”一声跌在地上,铜炉盖滚出老远。惜春纤指死死攥住黛玉的衣袖,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里:“二姐姐今日回府,怎的不先去给老祖宗请安?”

小丫头支支吾吾答不上话,黛玉眸光一沉,广袖轻拂:“何必多问,我们去秋爽斋一看便知。”

“可今天是二哥哥的婚事,这里离不得人……“探春急得绞紧帕子,满园宾客,多少双眼睛盯着,她们几个主事姑娘怎能都离席。

“我不姓贾,我先去瞧瞧罢。”黛玉已提起裙裾往外走。

惜春对探春一个冷笑,丹凤眼里寒光凛冽,“二姐姐那里能离得了人吧!”言罢,她也匆匆追上林黛玉,“林姐姐你等等我。”

说罢快步追了上去,却见黛玉身影如烟,转眼已消失在回廊尽头,竟未追上。

惜春和她的丫鬟扶着朱漆柱子直喘气,心里暗惊:素日只道林姐姐弱不禁风,怎的跑起来这般利落?

殊不知紫鹃更是无语,她被自家姑娘当风筝溜着跑,夜里都可以装鬼吓人,若非她,姑娘或许还能跑更快些,八段锦真如此有用?

探春在原地急得直跺脚,终是没追上去,但在怡红院碰见湘云和李纨,湘云今天晚上倒是话少,和老祖宗请安过后,乖乖跟在史侯夫人旁边,老祖宗都夸“云儿终于有个大家闺秀的模样”。

此刻她正望着满院红妆发呆,阳光在嫁妆上镀了层金边。

探春原想托湘云去帮忙,忽忆起那年寿宴上,湘云当众说那小戏子像林姐姐的莽撞事,若不是林姐姐并非真正小肚鸡肠的人,大度收留藕官,那丫头还不知要沦落何处。

这般想着,终究不敢将迎春的事相托,若不小心把这事闹开也是个麻烦,于是只悄悄将李纨拉到太湖石后细说。

李纨闻言脸色骤变,她与探春交换个忧心忡忡的眼神:“三妹妹且在此支应,我去去就回。”她嘴笨,而且也有替代之人。

二人又寻到王熙凤。

凤姐儿正倚着栏杆看小厮们补挂灯笼,闻言下意识抚上微隆的小腹,难得显出几分慈柔:“大嫂子快去,这里有我呢。”

大观园每一处住所都不一样,秋爽斋主要是种梧桐和芭蕉,前阵子倒是被马道婆霍霍不少。

林黛玉才赶到正屋,见帘栊密密地垂着,才转过屏风便闻得一股浓浓的中药味。

贾迎春蜷在炕角,身上裹着件半旧的藕荷色斗篷,明明年纪轻轻发间竟掺了几丝银白,见黛玉进来,慌忙用帕子掩住左颊——那帕子边缘露出道紫红的鞭痕。

她的嗓音沙哑如磨砂:“林妹妹,你怎么来了?”

“司棋呢?绣橘呢?其他丫鬟呢?”林黛玉环顾四周,只见炕几上摆着两个药碗。

贾迎春听到这话浑身一颤,斗篷滑落半截,露出缠满麻布的手腕,那布条上渗着浑浊的黄水,分明是化脓的伤口,新新旧旧。

门帘微动,个佝偻身影端着铜盆进来——那竟是司棋!昔日伶俐的丫头如今拖着条残腿,盆中血水上飘着几片溃烂的皮肉。

探春的丫头也吃力把绣橘给抬了进来,为什么是抬?斗篷下空荡荡的裙管——右腿竟只剩半截!小丫头痛苦地“啊啊啊”地叫出声,又死死咬住自己拳头,连晕倒竟也不能。

“孙绍祖说…说我们主仆……正好凑一对残废……他们用烙铁烫我的腿……绣橘扑上去拦……”贾迎春声音飘忽得像缕烟,“……都怪我……”

窗外隐约传来喜乐声,衬得屋里死寂更甚。

这时,惜春也赶到。

惜春平日里张口闭口都是“死了干净”,”不如去死”,说到底也只是个十几岁小姑娘,亲眼目睹惨剧,不可喂冲击不大。

她面色惨白如纸,转身就要往外面冲去。

却被努力撑起来的迎春一把抓住她衣袖:“四妹妹坐罢……横竖……都过去了……不别管……”

“既知都过去了,二姐姐何苦回来现眼!”惜春冷着脸甩开手,声音却带着颤,“非要让我亲眼看着才甘心么?你就不让我眼不见为净吗?”

迎春被噎得说不出话,泪珠断了线似的往下掉:“……”

可如此被怼,竟也没有她生气,只哭自己苦命,“我死不足惜……只求留下司棋绣橘……贾府不缺这两口饭……别让她们再回那地狱……”

司棋强撑着抬头:“我这一条命本来也是姑娘们救的。”

她指的是那年抄检大观园,若非几位姑娘求情,她与潘又安的私情早要了她性命。

二姑娘当时可算勇敢一回,求了三姑娘,三姑娘一人办不成是,还有林姑娘这个老太太的二分之一心肝,最后只潘又安被撵了出去,听说潘又安还发了笔小财,托人告诉司棋他永远等着她呢!

绣橘疼得冷汗涔涔,仍咬牙道:“二姑娘,我们不独活。”

主仆三人凄凄惨惨哭作一团,惜春冷着一张白脸,倒像是弄哭她们的反派一样,嘴里还在冷言冷语:“挺好了,一起死了干净。”

李纨进来时,看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但她也没法抱怨,已被迎春三人的惨像差点吓晕:“何至如此!造孽啊……这真是……造孽……!”

林黛玉眸光微转,又轻声问道:“这孙什么祖,可是右脸上有颗黑痣,下巴上有道疤的那个?”

屋内霎时一静。

迎春的啜泣声戛然而止,司棋端着的铜盆“咣当”砸在地上,血水溅湿了裙角。三人齐刷刷望向黛玉,眼中满是惊疑。

“林、林妹妹如何知道?”迎春声音发颤,下意识往炕里缩了缩。

黛玉抚了抚衣袖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淡淡道:“方才观二哥哥上马礼时瞧见的。”

惜春闻言蹙眉:“今日宾客这么多,少说也有三五百人,姐姐怎就独独记得他?”

窗外的喜乐声隐约传来,黛玉侧耳听了听,唇角微扬:“我素来耳目聪明,过目不忘。”

当然是上次聊天后记下这事,特意关注,也没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