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绵在和陶风扯证后的第二天,便要去陶风的老家做客吃饭。

其实,早在两人确立关系时,陶风和李媛就曾邀请过她,但那时候的夏绵还没有足够的勇气。

而如今,她已经和陶风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再不去,就不合礼数了。

路上正遇红灯,陶风看了眼前方倒数计时数字,趁这空档,把老家的情况简单说给了夏绵。

“我外婆姓李,家里世代教书育人,亲朋好友们都尊称她一声“李夫人”。”

夏绵点头“嗯了”一声,心里默默感叹陶风才智过人原来真的和基因有关……

“你别紧张,虽然这称呼严肃了些,但她是个爱逗人笑、心胸开阔的小老太太,而且非常喜欢女孩,你跟着我称呼她“外婆”就行,她会很开心的。”

陶风顿了顿,“说起来,她看过我们的几场直播,还学着做过茶酥。”

夏绵猛地坐直身体,“外婆看过东岚村……直播?”

“不光看过,”陶风笑得眉眼弯弯,“还专门注册了账号成为你九十万粉丝里的其中之一。”

夏绵突然有些……受宠若惊,不过这个消息确实打消了她心里的紧张。

黄灯倒数计时。

三、二、一。

绿灯亮起,陶风挂档起步之前又特意看了夏绵一眼。

他很想让夏绵知道,他的家人都很喜欢她。

车子渐渐驶入市区,窗外的风景由田埂变为高楼,陶风继续说着老家的事。

“这次聚餐,晏家人也从伦敦过来了。”

“晏家?”

陶风微微颔了颔首,“晏家和我外婆家是世代交好的两家。上世纪初,我外婆家也就是李家给了晏家一笔资金,晏家第二代家主用这笔资金在京城经商造酒起家。这代家主的长子晏泽和我也是多年朋友,他六年前就和初恋女友结了婚,现在有个五岁的孩子。”说完,他唇畔微抿,一抹笑颜在缀着红叶的长街里显得格外柔美动人,

“来做客的除了晏家人,还有我妈,你和她还有小浔,你们三人一起吃过那么多次饭,应该知道她是个性格十分幽默、不拘小节的母亲?”

“我知道的。”夏绵点头。

自打九月开学之后,陶浔就忙于繁重的高中学业,连东岚村也只能抽空来。但是小女孩每次都会很热情地跟她打视频电话,生怕她不当嫂嫂了。

“外公去世得早,外婆一个人独自扶养大舅和我妈长大,所以她的性格十分要强,不允许自己家的人走歪路,也不允许自家人出去闯荡不跟她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就看开了,我大舅临近耳顺之年,年初的时候突然跑丹麦做起了餐厅,她不仅不气,还鼓励我们都向大舅学习,趁年轻多出去见见世面。”

夏绵一面听一面点头,她打心眼里觉得陶风的家人都和陶风一样优秀,可沉默一瞬后,又不安起来。

文化底蕴相当浓重的家族,规矩也会很多吧……

“要强的李夫人会不会干涉你们的感情生活?”

“会,”陶风笑得如沐春风,“所以她要我尽快娶你进门。”

夏绵彻底放心。

她假装不经意地看了眼驾驶座上的陶风,痴迷的想着,这个男人的侧脸也是那么的清丽俊逸,好看得不像话。

和陶风在一起,眼福可不少。

车子驶入李家院子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被烟雨笼罩着的老洋房虽然只和繁华热闹的市中心仅一街之隔,但却格外清冷静谧。

院子里已立着位中年妇人,见车停稳后便迈下阶梯迎了上来。

这应该就是照顾李夫人照顾了大半辈子的喜姨。夏绵听陶浔说起过,喜姨年轻时受过李夫人极重的恩惠,自那以后她就在李家做帮佣,她是李夫人最为信任和依赖的人。

下了车,陶风又从后备箱里拎出几个礼盒。

这是他俩来之前一起准备的礼物。夏绵听陶浔说过李夫人的喜好,所以很用心地多挑选了几份。

陶浔突然推开玄关门露出小半张脸,见夏绵看过来,兴奋地朝她招了招手。

等夏绵被喜姨招呼着跨进玄关门槛,才觉这老洋房里面和屋外的差别。

外面纵使再冷的天气也挡不住里面的洋溢的暖气。

陶浔麻利地接过夏绵手里的礼盒往屋里送,喜姨则给两人拿拖鞋,夏绵换鞋的时候听到喜姨故意压低声音说:“老太太一早就在楼上露台盯着楼下车库,问了好几遍你们到没到到,这不刚听见动静就又摆上当家主母的姿态去了楼上小老人房,下午的时候她包了几盘夏小姐最爱吃的海鲜水饺,嘱咐我要时刻看着院门……”

“喜姨你也辛苦了。”陶风笑着回道,语气里带了几分敬重。

“我先去跟外婆打个招呼。”夏绵轻声应着,换好拖鞋后刚想开口问老人房在哪儿就被陶浔打断了。

“嫂嫂我带你去见外婆!”话还没说完,陶浔就拉着她上了楼。

老太太坐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这屋子不算阔绰却也别致,里间和外屋用一道木格花帘隔开,外屋靠窗处辟了个小花台,摆着几盆茉莉和绣球,清雅又宁和。

她显然等了许久,茶桌上的杯壶已然没有了升腾的热气,连最后一点余温都散了去。

而老太太正戴着副老花镜,看见两个人进来,只抬了一下眼,眼尾的皱纹动了动,像是想板起脸说句规矩话,可触及到夏绵乖巧的微笑时,手不自觉地把书合上,轻咳一声,脸上漾开点温软的笑:“你们来啦,坐。”

夏绵和陶风对视一眼,在看见陶风眼里的安抚和笃定后,夏绵心里那点紧张渐渐松了,在老太太对面的软皮沙发上坐下时,夏绵恭顺地叫了声“外婆”。

老太太抬了抬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顿了顿,就这么望了她片刻,慢慢站了起来。

她拿起茶桌上的精致雕花木盒走过来,目光在夏绵脸上落了落,带着点细细的打量,眼底却藏着点对苦命孩子的疼惜。

夏绵的身世,她听李媛提过几句。

寥寥几句却有无数辛酸。

李媛也说过,夏绵是个不信命的孩子。带领茶乡致富的路虽布满荆棘,但她从未退缩一步。

沉吟片刻,老太太终于开口:“头回上门,我也没备什么新鲜物件。这枚白玉扳指是你外公在世时给我的,我戴了快四十年,就给你当见面礼吧。”语罢,见夏绵要拒绝又连忙开口:“你已经是我们的家人了,这个见面礼一定要收下。”

一旁的陶风轻轻握住夏绵的手,点了点头:“这是外婆和外公的心意。”

夏绵不再推辞,将那木盒接了下来,她已经感受到了老太太对自己的认可,心里暗生欢喜:“谢谢外婆。”

老太太也欢喜,她教书多年看人精准,眼前的孩子眉目舒朗、端庄大气,和清风霁月的陶风十分相配。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做派,可两个人结婚这件事,马虎不得。陶风这小子都跟你求婚成功了才来和我们说他已经处成了对象,这叫什么事?即便陶风在亲家那里待过数日、和亲家关系熟络,但该有的规矩一个都不能少。”说完,老太太幽怨地看向陶风,轻哼一声,“聘礼我李家也得添几份,他们陶家安排的婚宴席面也必须由我这个老太婆看过才行,我知道陶然不缺钱,但他可不懂什么规矩礼数,倘若出了什么岔子,亲家能放心让这丫头过门吗?陶风你且记好了我的话,回头跟陶然一字不差地说了去!”

早就猜到老太太会发表这般讲话的陶风乖乖点头,一边点头一边附和:“你说得对,我回去就跟他讲。”

“回去?”老太太的目光从陶风转移到夏绵,脸色立马温和下来:“今晚你们住下来,我想和绵绵多待会儿。”

陶风闻言略显紧张地看着夏绵,他知道她肯来老家吃饭已经是攒足了极大的勇气,于是准备开口婉拒老太太的邀请,可旁边的夏绵已经点头应了下来。

楼上的三人喝着茶聊天,楼下的陶浔招呼着前来做客的晏家人,李媛怕喜姨一个人忙活不过来,撸起袖子就去了厨房帮忙。

夏绵和陶风正陪着老太太写毛笔字,一人研墨一人镇纸,老太太下笔果断,待四个“天作之合”大字写好后,陶浔便上楼来喊吃饭。

陶风说过晏家世代儒商,晏家人尽管在商海沉浮多年,为人处世却如空谷幽兰般清新脱俗,丝毫没有一丝铜臭之气。

夏绵如今切实见了晏泽和他的夫人,确实如陶风所说得那般雍容闲雅。

他们的孩子晏时洲,小名清清,一见到夏绵便很是亲热,甚至朝夏绵卖萌求抱抱。

因为这个小家伙的热情,夏绵也渐渐地不那么拘谨,和晏夫人也越聊越熟络。

热热闹闹的午饭过后,晏泽接了个工作电话,从他的表情和语气里看得出是件紧急公务,可他不想因为工作耽误了今日两家聚会,老太太却理解年轻人的不易,招招手让他放心去,还说大家会照看好晏夫人和清清。

晏泽依旧过意不去,朝老太太欠了欠身,承诺无论如何今晚都会回来。

午后,夏绵陪着老太太看书听京剧,陶风在书房里忙工作,晏夫人陪着清清午睡,李媛跟着喜姨学做桂花鸭。

悠闲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吃晚饭的点。

喜姨和李媛张罗了满满一桌子菜,厨房里还炖着锅松茸花胶鸡汤,文火慢煮了一会儿后,陶风帮着盛了端上桌来。

清爽些的小菜摆了六碟,各样荤素搭配的家常菜占了大半桌,连专为老太太做的减盐套餐都有专门的位置。

清清一边吃一边高兴得点头,那活泼调皮的模样,让晏夫人无奈笑出声:“家里也就你爸能管着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