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克斯·马丁刚刚结束自己的休假,身心愉悦地回到工作室,准备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遗漏的工作没有完成时,就被同事告知jive唱片又新签了一个艺人,并且为了给他做新专辑,正在和他们CheironStudios(工作室)洽谈。
“那不是很不错吗?新项目就有新入账,谁会嫌钱多呢?”留着一头及肩柔顺金棕色长发的马克斯·马丁这时候才24岁,还很稚嫩,没有乱糟糟的络腮胡,正是对一切都抱有十足热情的时期。
他爱音乐!爱制作!更爱钞票!当然,如果做出来的歌曲可以大火就更完美了!但可惜目前制作的内容全都叫好不叫座,销量并不拔尖,不过这更让马克斯·马丁铆足了劲想证明自己。
同事对他狂热的工作态度已经习以为常,继续淡定地分享自己得知的八卦:“因为这次又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后街男孩里最小的那个尼克卡特,你记得吗,他们俩一样大。”
“Again?”这下马克斯马丁也大惊失色了:“又一个青少年?”
没有多少人想要和正值青春叛逆期的teenager合作。哪怕尼克卡特和AJ算是比较好沟通的,在录音期间也属实让大家都吃了不少苦头。
“那确实很奇怪,对吧?不过我倒是有点好奇会是什么样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来头?”同事开始八卦。
两人鸡同鸭讲,但最后倒是在同一件事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给钱的就是上帝。只要钞票给够,管他是谁,他们都会努力做出令客户满意的曲子。
——
但这个提案在交给阿尔文时,却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签约后,由于合约上那紧迫的时间要求,公司内部立刻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新专辑。大公司的好处就是一切都有固定的流程,效率极高。作为主人公的阿尔文也因此迅速接触到了很多专业音乐制作的内容。
就比如现在,制作部门总监拉曼·坎贝尔的办公室里,几个公司内部的音乐制作人正在开小会,讨论下一张专辑该采用什么样的编曲和风格。
阿尔文也被邀请一起参与。
一张专辑在面市前,要先经过企划、录音、混音、母带处理、视觉包装等等步骤,才能最终走到发行这一步。
虽然后面的步骤听起来很专业,但是绝大多数的唱片公司和音乐工作室都有相当成熟的流程和模板,只要定好方向,就能在短期内迅速推进项目进程。反而是看起来最简单的企划,往往会耗费最多最长的时间。新专辑应该定什么主题,要写哪些歌,都必须经过公司内部一次、两次乃至反复多次开会才能决定。
不过由于阿尔文之前早已将自己目前写的几首歌曲都交给音乐制作人,包括《TheRide》(旅程)、《Whynotbelieveme》(为什么不相信我?)、和后街那晚偷偷喝酒留下的《Littlesecret》、还有基于塞西尔夫人桌上的水晶球写出的《Anticipation》(预知能力)。
这几首歌的风格和主题都很明显,定下了整张专辑的基调,倒是省了很多时间。
但是如何制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拉曼·坎贝尔的第一反应是找之前合作过的,水平稳定的制作人,例如CheironStudios,这家工作室刚刚才和他们合作过后街男孩的第一首单曲,效果非常不错。
但阿尔文在简单翻看完方案后,就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靠坐在扶手转椅里,修长的双腿随意交叠,因为沉浸在思绪里而无意识地转动着椅子。等到做出决定后才坐正,开口先是赞扬。
“我也听了后街男孩的那首歌,编排新颖,鼓点时髦,听感很好,是首制作优秀的歌曲。”
《We'veGotItGoinOn》确实相当不错,这首歌带着明显的瑞典流行乐和欧洲舞曲的风格,强烈的旋律加上带感的鼓组,只要听上几秒钟,就会立刻意识到它有多适合跳舞。阿尔文就很喜欢,因为里面有他很喜欢的组合ABBA的味道。
“但是那不适合我。”
这点也是事实,阿尔文说得很肯定:“或者说和我这首歌、亦或是这张专辑的风格不符。”
每个制作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强烈风格,有审美的音乐人要做的是正确匹配,而不是一味套公式。
在阿尔文的设想里,自己的这张专辑应该有着纯净的人声和悠扬的旋律,能够让人在午后的阳光里放松享受,而不是在自己唱着“总会有下一段旅程”时,突然响起一阵劲爆的电吉他或鼓点,然后自己一边高喊着“这就是旅程”,一边闭着眼旋转跳跃舞出风格……
那实在是太诡异了!
完全不敢想象那到底会有多尴尬,阿尔文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还是希望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我还是想做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的市场一直稳定而庞大,无论是从音乐性还是传唱度上,都从来没有离开过主流,哪怕另类摇滚或者是hiphop如日中天的时期,也仍然有着固定且忠诚的听众。
阿尔文也是听乡村音乐长大的,他创作的歌曲里面也带着强烈的抒情和叙事风格,本身就很专业对口。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原因。
“听着,坎贝尔先生,”说到这里,阿尔文身体前倾,言辞恳切又真诚,“这是我的第一张专辑,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意义非凡。既然能用已经验证过的、我更擅长且稳妥的方式取得成功,何必要冒险?”
尽管看起来像是那种能为音乐梦想孤注一掷的理想主义者,但阿尔文骨子里还是很现实的。也许是与生俱来,也可能是父母的基因问题,在对风险与收益的精准评估上,他活脱脱就是一个理查德和克莱尔的翻版。
趋利避害、精打细算在他这里从来不是贬义词。
“至于突破性和创新性,我认为那应该是首专成功以后才需要去苦恼的,现在未免还为时过早。”
阿尔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如实说的。
拉曼·坎贝尔的表情若有所思。其他的制作人中却有人脸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赞同,但被制作总监抬手压下。
“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会考虑的。”
但在会议结束,阿尔文离开关上门后,有人就立刻跳出来。
“听着,我不否认这小子有点天赋……好吧好吧,我承认,见鬼!他说不定还真是个天才。但咱们现实点,真的要让个十五岁的小屁孩来发号施令吗?”丹尼·摩尔克激动地快要站起来。
他是这个小组资历最老的成员。
目前绝大多数主流唱片公司都已经形成了一套高度工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