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贾珍病重不能视事,因而由贾蓉袭爵,皇帝恩典,念在宁国府世代忠良的份上,贾蓉原级袭爵,依旧是三等将军。
贾敬带着贾蓉接了诏书,整个人都松了口气。看样子,上头那位是明白自个的意思了!
贾蓉还在犯傻呢,他之前可没想过自己袭爵的事情,主要是贾珍才三十二三岁,就算按照贾代善那一辈的寿数,再活个二三十年也不成问题,到那个时候,贾蓉自己都做祖父了。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比较软弱的原因,因为根本看不到自己当家做主的希望。贾蔷还能搬出去另立门户,他能怎么办?只能在老子的阴影下苟活啊!
结果如今贾珍人事不省,这爵位就像是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一样,恰巧就落到了贾蓉嘴里。
宁国府这边上下都知道,府里头变天了,有太爷撑腰,以后家里就是小蓉大爷做主,不,以后小蓉大爷就是府里的老爷,贾珍变成太爷,贾敬更是老太爷了!
原本那些利益受损的,都被贾敬秋风扫落叶一般收拾了个干净。他也是干脆利索,直接以偷盗主家财物的罪名,准备将人往顺天府送去。
下头那些管事要么哭天抢地,要么各种想办法。
赖升家里自然是求到了史太君那边。
史太君其实有些发憷跟贾敬打交道。贾敬算是文字辈里头领头的,当年贾敷从小体弱,家里头都怕他一个不小心就嘎嘣了,好容易熬到成亲,想着他有了儿子就请封世子,到时候更加稳妥,结果他都没熬到儿子出生,就一命呜呼。贾敬却是从小早熟,哪怕一开始没想过叫他袭爵,但他聪明灵透,贾代化是想着叫贾敷袭爵,贾敬出仕,贾家这一辈的孩子都挺服气贾敬。
后来贾代化身体不好,贾敬被封了世子之后,族里的事情已经都是贾敬代为掌管。贾敬对史太君其实颇有微词,一是史太君偏袒贾政,觉得这是乱家之兆,二是史太君不肯叫姨娘通房生下庶子也就算了,连几个庶女也容不下,婚事上头都很是敷衍,白白浪费了国公府小姐的名头,最重要的就是,史太君管家的时候,只重用自己的陪房,将其他人都给撇开了去,以至于原本跟着几位太爷血里火里走过的老人都被排挤到没地站了,这无疑会影响府里的正常运转。
贾敬这些意见不光是藏在自己心里,他还跟贾代善说,也就是贾代善顾念夫妻情谊,硬生生和了稀泥,要不然,史太君怎么可能在家里还有这许多权威。
因此,贾敬前脚走了,史太君后脚就以贾珍年轻不懂事的借口往宁国府塞人,也有点报复的意思在里头。只是这些事情没说开,那是长辈体恤小辈,说开之后,就是西府老太太手伸得太长,连东府的家务事都要把持着。尤其赖升自己立身不正,还闹出这许多事情来,更叫史太君觉得丢了自己的脸面。
原本史太君还想着等几日,贾珍好一些了,再找贾敬说点好话,将这事糊弄过去!
谁能想到,贾敬直接来了个大的,都没跟西府里头商量,就自作主张还了亏空,以此为交换,将爵位原级落到了孙子头上!这下子,就算是贾珍之后好起来了,这府里头风向也早就变了。
史太君气得要死,想着这事就因为贾蓉那一句“赖爷爷”为引,连对赖升乃至赖大都没了好声气!好嘛,给你们安排了个好差事,结果你们捞钱不说,还把小主子当孙子看,你以为你是谁啊!
但一听说东府里头打算将赖升这些人以偷盗主家财物的名头送官,史太君立马就紧张起来了。
赖大家的是史太君的陪嫁,这么多年给史太君办了不少事情,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最重要的是,许多事情其实有些不太好叫人知道,这要是说出去,史太君这把年纪,老脸都要没了。
史太君不敢保证赖升会守口如瓶,那就只能捞赖升一把,别的不说,不能将她给带进去。
因此,史太君一边埋怨尤氏出了事情不叫自家这边出面,反而将贾敬弄回来,一边还是叫贾琏去隔壁请贾敬过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