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转眼便过,需做补充的物品也都采买齐全,一切准备都做足后,陆宛彤一行人又再次出发,往“百晓生”所在的村子前行。
从梧州再度启程后的第二日,陆宛彤一行人终于到了他们此行最后的目的地。
这是个挺大的村子,几乎都要赶上一个镇的规模了。
入眼的先是大片的田地,这里已是大雍的最东边,是整个大雍境内气候最冷的地方,因此此处的百姓多种植萝卜、白菜和番薯此类蔬菜。
村子的附近便是一座雪山,只不过目前是夏季,远远的望去,只在山顶有些积雪的痕迹。
京城很少下雪,即使是有雪的天气,雪花还不等飘落到地上也就融化了,因而很少有积雪会出现,最多也就在树顶的枝叶上有些许薄雪,不过这层薄雪通常也很快便会融化。
陆宛彤唯一一次看见看见如鹅毛般的大雪以及雪后银装素裹的天地,便是五年前在莒县捡到纪煊的那个冬天。
夏季的雪对她来说也是十足的稀罕景色,她趴在马车的窗框上看向那座雪山。
“青伊,我们晚些时候去爬山吧。”陆宛彤指着那座雪山,颇有些意动的叫住青伊,“你瞧那山顶上还有雪。”
青伊瞧着她那模样就明白她只是单纯的想去玩雪,若是真由着她去爬山,还没等到山顶就走不动道了。
青伊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的开口,“小姐,那山我瞧着挺高的,您真的能坚持爬到山顶看雪吗?”
听出青伊语气里的质疑,也明白她的担忧并不是毫无道理。别说山顶了,半山腰她都不一定能爬上去,陆宛彤略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她也就三分钟的热度,这么高的山,真要她爬到山顶去,还不如直接要了她的命。
“应该是不能的。”她讪讪的回答。
“小姐若真想看雪,不若等到今年冬日再去趟莒县。莒县每年冬日都会下雪,离京城也不算太远,也不会在路上颠簸太久。”做出提议的是黛雨。
整个大雍都处在气候较为适宜的地带,莒县算是境内为数不多冬日会积雪的地方。
“你说的对。”陆宛彤感到醍醐灌顶。
要看雪在莒县去看不好吗?不过是要多等几个月而已,既不用费力气爬山,也不用在路上颠簸一个月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区区几个月的时间等等就好!
马车驶过田野,逐渐驶入村子里。
一路上不少村民都抬起头望向马车,探究的打量着。
鲜少有外人会来到这个边境的村落,村里人几年也见不到一次外人。对着这突然造访的一队人马,村民皆是感到好奇。
到这时,陆宛彤才突然意识到,陆筝玉从头到尾都没有告诉她那“百晓生”叫什么名字。
坏哉!
她从一旁的小包裹里搜出出发前陆筝玉给她的那封信,想着要不到时便直接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念得了,不然她可怎么才能找到那“百晓生”啊。
在村子里绕了一圈,一行人总算是找到了几乎快要荒废了的驿馆。
这里是靠近边境的最后一处村子,自然是有驿馆存在的。不过由于很少有外人进村,也很少有外派的官员来到此处,这驿馆已经很久没有开过张了。
不过好歹也是公家的资产,每年用作维护的经费还是按时发放的。这驿馆只是看起来略陈旧了些,到也没有说无法入住。
入住驿馆需得同进出城一样,将路引文书交与负责的人。不过陆宛彤倒也不担心交出路引会暴露身份,毕竟她的路引是皇帝亲自下令造的“官方假货”。
这驿馆不大,统共也就两名驿夫。
其中一名驿夫照例询问了他们来访此处的缘由,陆宛彤只是告诉他是出来游玩,看看雪山的。
登记在册过后,便由另外一名驿夫将他们引至对应的房间。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此前连续在路上前行了二十几日。虽说有在梧州短暂的休息了三日,但那三日里还要忙着采买物资,也算不上休息的有多好。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此行的终点,陆宛彤琢磨着让大家都先在驿馆好好的休整几日。至于寻找那“百晓生”的事情,反正在路上都耗了快一个月,磨刀不误砍柴工,到也不必急于一时。
这一路走来,最累的就要属驮着他们的马匹了。
陆宛彤让青伊给了驿夫一些碎银子,叫他帮忙去周边买些胡萝卜加进马棚的草料里,也算是给这些马儿加加餐,犒劳犒劳。
陆宛彤坐在房间内不算太大的桌案旁,将地图摊开放在上面。
一连二十几日都在路上奔波确实是有些太难熬了,她想看看回去的时候是否能换一条路线,稍微绕远一些也没关系,主要是路上至少得有几处县城能够让他们小做歇息。
不过她手上这张地图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纸面上记下整个大雍画的并不太详细,甚至有些地方显得有些过于笼统。
陆宛彤实在是有些看不懂这地图,只能向身边的人求助。
不过很可惜,纪煊在被她捡到之前都是在山里当野人的,并不会看地图。
青伊和黛雨倒是能看懂一些作画详细的地图,不过显然,这张地图明显不在她们能够看懂的范围内。
没办法了,看来只能求助于陈大他们。
“阿煊,你去帮我叫一下陈大呢,这舆图单靠我们是看不懂的了。”
纪煊得了她的令,很快便将陈大带了过来。
有了陈大的帮助,他们很快便拟定了一条回去时的路线。
到时出了村子便往西南方走,绕开梧州,往宾关州的方向走。
按照陈大的估算,走这条路若是按照来时速度,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回到京城。
时间虽说相较来时多了半个月,但好处是这一路上有不少县城,从上一个县城离开后最多在外露宿五日便可到下一个县城。
虽说陆宛彤也想在事情结束后能快些回家,不过考虑到返程的舒适度以及自己对赶路强度的承受能力,还是慢些好。
返程时的路线也拟定好了,就只差过几日去寻那“百晓生”了。
陆宛彤让大家各自散去,好好休息,不必一直在她身旁候着。
此时时候尚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