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晚楼提出,现在周围驻扎的大批军队,就像他们喉咙上的越来越紧的锁链,如果只是守而不出,就算剧烈挣扎,他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窒息而亡,甚至挣扎越剧烈,死得越快。

当务之急,是先把敌方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调动敌人的军队,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这个计划,所有人一致同意。

乌水提出,攻打东边的少州。

陈都的武军名义上归属少州,但和赵挽正关系非常好,给她提供了大量少州的情报。

不过他也告诉赵挽正,我现在不能从明面上直接支持你。对此,赵挽正非常理解。

所以她派乌水绕过陈都,攻打全林。

全林这个地方紧邻着少州的粮仓,只要能攻下来,可以就势烧毁粮仓,少州一定会被卡住脖子。

但出乎意料的是,乌水带的人并没有把全林打下来。

她在全林附近打了两天后,带兵全部撤了回来。

因为他们根本不想攻打全林。

在以往,赵挽正和顾晚楼非常熟练地采用运动战,总喜欢佯装打一个,把兵力骗到这里以后,再扭头去打另一个地方。

这个方法屡试不爽,那些不会打仗的将领往往被耍的团团转。

而这场围剿行动中,其余人不足为惧,她的对手只是杨松令。

所以这次,赵挽正的真正意图并不是打下全林,而是等杨松令的援军。

杨大人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盟友被攻打,他一定会派兵支援。

可杨松令没有那么简单,他并没有动作,而是窝着不动,仍然缓慢推进,逐渐缩小包围圈。

在听说赵挽正攻打全林的时候,孙礼房劝说杨松令派兵支援。

如今已经四十一岁的杨松令,两眼如炬,站在城楼上仰天大笑,而后指着璠郡的方向,对孙礼房说:“赵挽正这个小狐狸,和她爹一个模样。全林完全不必担忧,赵挽正此举必定是佯攻,实际埋伏军队,想截击我的援军。如果不是,那她打全林就是自寻死路。”

孙礼房有些不解,杨松令告诉她,打全林虽然有好处,但这个地方远离赵挽正的地盘,她攻下来,需要派兵驻守,这部分军队和她的主力脱节,一旦包围圈形成,全林必定被全歼。

而且,驻扎全林以后,赵挽正的领地的军事实力被极大削弱,那她的地盘就是一个空壳,一触即溃。

孙礼房看着身前人精神矍铄的样子,满眼钦佩。

杨松令最后还不忘嘲笑赵挽正:“这个丫头之前靠坑蒙拐骗尝尽了甜头,就以为老夫也是那种傻子,实在天真。”

攻打全林的计策失败以后,所有人都感受到敌人的强大。

乌水提出另一个计策:把固州剩余的领土打下来。

这样一来,他们至少没有了西面的威胁。

许多人都赞同,但顾晚楼不同意。

她认为,齐三灵之所以能龟缩在固州西面,就是因为那里的地形复杂,攻克难度大。如果打固州,必定会浪费时间,很有可能都没打下来,敌方已经兵临城下。

而且就算打下来,对他们的处境益处也不大,这无异于自己朝着死胡同走,对面包围过来还是没办法。

这话一出,气氛凝滞下来。

有人对顾晚楼已经有一些不满:当初是你非要主张打的呀,现在把我们害到这个地步,敌方一看就是势必把我们弄死。

这种想法虽然碍于顾晚楼的性格没有直说,但许多人偏过头,不想对策,也不看顾晚楼,摆着黑脸。

赵挽正扫了一圈其他人的脸色,忽然让人送了些吃食过来,并告诉他们,如今事态紧急,大家先忍耐一下,这种情况不会超过一个月。

这就是看人品的时候了。换了其他人,可能大多数人是不信的,但下面这些文武官员见证过赵挽正一次次不被看好,却一次次翻盘的经历,因此对她的承诺深信不疑。

等众人散去,赵挽正留下了顾晚楼这几个主要首领。

几人对着地图研究了许久,灯光下,赵挽正的脸半明半暗,沈命清楚地看到她额头冒出的细汗。

赵挽正真的那么有把握吗?未必。

她甚至因为太过清醒,所以更明白这一次和往常不一样——这是真正的绝路,没有重来的机会。

可她是这批人的最高指挥官,所以她不能慌张。

几人分析了许多路线,最后演算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伍小五这时问了一句话:“我们能不能再和范凌和谈。”

除了赵挽正和顾晚楼,其他人的目光都看向李闲慵,他们都知道这是天方夜谭,赵挽正把固州攻下来以后,他们和北方同盟算是彻底撕破脸,这个节骨点,没有和谈,只有引颈受戮。

李闲慵也毫不留情面:“不可能。”

赵挽正的两只手捂着额角,她的皮相谈不上漂亮,但沈命觉得,赵挽正的骨头是她见过最漂亮的,每一处皮肤下凸起的线条都透着一股桀骜劲。

她的手也是如此,因为皮肉比寻常人薄,因此手骨要明显些,但不显得突兀。

沈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被这种沉郁的气氛感染,没有心力去思考其他出路,只习惯性等待赵挽正的指令。

赵挽正抬起头:“再把所有消息分析一遍。”

这一次,基本上所有人都焦头烂额,思绪在紧张状态下变得空白,只有赵挽正和顾晚楼在分析。

这两个人有着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其他人都头昏脑涨的时候,她们一人站在一边,分析地形。

最终,两人确定了一个初步策略——冲开东边的口子,打破敌军的包围阵势。

如果被地方牵着鼻子走,那真是半点生机都没有了,所以两人决定,先发制人,派骑兵出动,不断骚扰敌方,让他们内部先乱成一锅粥。

在赵挽正的地盘打,对面肯定全力以赴,但如果赵挽正先打其他人,剩余军队巴不得借赵挽正之手削弱其他人的实力,在这种心态下,他们极有可能坐岸观火。

那么,朝哪个方向打?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敌军一直在缩小包围圈,留给赵挽正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所以,没有试错的机会,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打到底。

一旦做了主动出击的决定,对于赵挽正来说,她将没有后援,没有城池,在敌军腹地不断迂回,所以,接下来的每一场战斗,都是决战,做错任何一次决定,她都将迎来死亡。

经过慎重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