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楼台之上,大辉皇帝席地而坐,他对面之人隐身于黑影中,语气似探似怨。

“长公主如今声威日盛,陛下可还高兴?”

辉帝端起面前茶盏,不着痕迹的朝外看了一眼;对面之人见状便道:“臣的徒儿在外守护,有他们在,百步之内无人能靠近。”

“你办事,朕自然放心。”

辉帝默了默,这才道:“多亏了你,谲儿才能恢复成如今这模样,司命祭礼后朝内气象焕然一新,四境虽偶有灾荒,但百姓们的心渐安,再没有趁乱起势之人……”

“可她毕竟是陈氏一族的血脉,陛下忘了‘陈氏之子亡商’的预言了吗?”

闻言,辉帝的目光闪烁起来。

“你无需杞人忧天,陈氏一族已叫朕灭了门,至于谲儿……她可是姓商的!”

那人嘿了一声,“谲儿的母亲姓陈,她自然也算是陈氏子……”

皇帝眸色一寒,冷声道:“你是说,朕的长公主会背叛朕?!”

“陛下身为九五之尊,乃天下之主,还是应常怀防备之心。”

那人瞧了瞧皇帝的脸色,又道:“听说陛下要派新4惹任宁国公去往冀州接管边军?”

辉帝点了点头,“虽说大辉已与北狄结盟,但雁荡山一战十万赵家军损失殆尽,如今驻守边境的残兵旧部不过万人,为防北狄死灰复燃,还是该派人替朕去那守着才是。”

“陛下信得过赵元婴?”

“赵洵是个什么脾气,你比朕清楚。”

辉帝深吸口气,叹道:“他带出来的人都有几分傲骨,安思政去了冀州许久却无力服众,募兵之策竟无法推行,朕怎么放心再用他?!”

“赵元婴虽从未领过兵,可他到底是赵洵的儿子,朕派他去冀州领兵,将士们看在已故老国公的面上也一定会用心办事,边境的募兵之事办妥,朕的心才能安。”

将身躯隐藏在黑影中的人闻言扯了扯嘴角:“陛下就不怕赵元婴会拥兵自重?!”

“凭他?哪有那个狗胆!”

辉帝面带不屑,“赵元婴与朕的女儿成婚也有些日子了,瞧他对谲儿那个殷勤劲儿,就知道是个没出息的……”

“陛下莫非忘了,宁国公在司命祭礼上单枪战蛟妖之事?依臣看,此人倒是个深藏不露之人。”

辉帝摆了摆手,“那孩子在京中一向寂寂无名,是个只知享乐的纨绔;难得他竟对朕的女儿一片真心,祭礼上他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朕心甚慰。朕一向赏罚分明,他救了长公主有功,冀州兵权就算是朕对他的奖赏吧!”

“呵呵,陛下胸怀当真宽广。”

“那您叫那残了的征南将军入了校事府,莫不是对臣生出了不满?”

闻言辉帝唇边的笑容渐淡,“你辅佐朕十几年,朕不信你还能信谁?只不过最近南诏和北狄蠢蠢欲动,你又上了年纪,未免爱卿力所不逮,朕有心叫赵元吉助爱卿一臂之力。”

“八年前宫变之时卿受了重伤,这些年来时常病痛,朕心甚忧啊……”

皇帝终究是疑心自己了!

隐藏在黑暗中的男子心下发冷,面上却做温和状,叹道:“陛下所言甚是,这些年来臣愈发觉得力不从心,校事府的担子终究太重,是该换人来担了!”

辉帝温声道:“爱卿莫要误会,放眼整个大辉,无人能超越你的功绩,朕的江山往后还要依靠爱卿呢!”

“陛下无需解释,君臣十几年,臣怎会不知陛下……”

屋内忽的静了下来,屋内二人相对无言,半晌辉帝才道:“北狄王子迎娶三公主,该派何人去做这个送亲使才好呢?”

“呵呵,陛下不是早拿定主意了吗,何苦还要来问臣?”

“此番出使名为送亲,可待到了北狄王都却有许多大事要办——北狄公主嫁入大辉的一应陪嫁中有被敌军占据的城池,此番务必取回二城的控制权;还有皇后金印,臣听说那物就在北狄皇帝手中,那东西虽是死物,却事关我大辉皇室的体面,万不能任之流落于外……”

“听爱卿一番高论,朕也觉得此行事关重大,不知爱卿觉得,此番出使究竟谁去合适?”

“如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