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蓝图初绘
在李书瑶的三令五申下,李长富和王庆梅都一再表示,不会把经费的事到处乱说。
听到他们的再三保证,她这才放心。
四千可是不小的数目,真被那些有眼红病的知道了,说不定还能再搞出来个举报来。
李书瑶是真的有点怕了。
得了这笔经费,陈以南和李书瑶还是天天在牧场帮忙。
只不过,以前是忙着牧场里的活,现在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对整个项目进行计划安排。
兽医点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李书瑶、陈以南还有阿茹娜三人团坐在一起。
“书瑶同志”,陈以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稳,“项目批下来了,钱也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咱们真刀真枪干起来的时候了,至于怎么个打法,咱得好好盘算盘算。”
李书瑶点了点头,“陈技术员你说得对,这四千块钱虽然看着不少,但是真在项目各环节分一分,还是有些紧张的,所以得好好规划一番,一分一厘都花在刀刃上。”
阿茹娜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人,只是一个劲儿的笑。
她是保畜越冬工程的帮工,现在已经入冬许久,很多工作都已经安排下去了,他们几人也都闲了下来。
刚好,李书瑶和陈以南这里项目开动。
他们俩一男一女,有了上次举报的教训,不敢单独待在一起,便总是拉着阿茹娜一起。
李书瑶看着阿茹娜的笑容,内心也多了一丝肯定,继续道:“我昨天晚上想了想,头绪不少,但是大的方向上,无非就几件要紧事。”
陈以南蹙起眉头,看着她道:“你说,咱们一项一项捋。”
“首先,肯定是扩大规模”,李书瑶的语气斩钉截铁,“现在拢共就两只兔子,就算它们浑身是宝,又能研究出多大价值?充其量写个饲养观察报告就到头了。”
“真要探索规模化的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没有一定的数量做基础,试验数据根本谈不上说服力。”
“基数不够大,个体差异就能把结论带偏了,辛辛苦苦得出的数据,人家专家一看,会笑话咱们不严谨。”
陈以南深以为然,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滑动着。
李书瑶接着道:“规模上来后,就要考虑引进新的品种,改良基因了!”
“咱们项目是关于经济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是肯定要考虑的,就咱们现有的这两只野兔,性子躁、长得慢、肉料比不高、毛也短杂,就算养多了,市场价值也有限。”
“所以,肯定得考虑引进那些经过长期选育的优良肉用兔种,或者经济价值高的长毛兔。”
“肉兔出肉率高、育肥快,长毛兔嘛,毛能卖钱,再说了兔毛也不便宜啊,这才符合咱们项目经济效益的目标。”
提到专业养殖方面的话题,李书瑶是头头是道。
陈以南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确实,项目要落地,要创收,品种确实是关键环节,引进良种,建立杂交改良体系,这才是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手段。”
分析着他的话锋一转,“只是,引种是个技术活,种源的健康、检疫、运输、隔离检疫观察,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不然引回来的就不是宝贝,而是隐患了,所以预算里得留出足够的防疫和检疫费用。”
“嗯”,李书瑶点头赞同,陈以南不愧是畜牧站的技术员,专业知识还是很扎实的。
谈到引种的风险,陈以南又继续说起了另一个关键点,“除了引种和规模化之外,整个兔子的饲养流程也是一个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这可能是最难也最能发现问题的一块。”
对此,李书瑶也是深表赞同,她前世就是搞大规模养殖的,最是知道,一旦规模化标准化,很多之前没注意过的问题,就都会暴露。
但是,这是必须要走的路,就是再难都要从头走一遍,把所有问题都识别了,解决了,这个技术才能真正推广。
“把整个饲养流程规模化、标准化,发现痛点、解决痛点,构建出适合咱们本地化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