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秦秧苗和李秋华围坐在土灶旁,就着柴火的光亮吃晚饭。桌上摆着一碟咸菜、还有两碗稀粥,还有三婶子给的菜团子。秦秧苗咬了口菜团子,赞道:“三婶子的手艺的确好,怪不得你喜欢吃呢!”又问:“秋华,今年咱们咋干?你心里有啥想法没?”

改革的风吹得人心浮动,村里人人都在琢磨出路。打零工终究不稳当,秦秧苗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干,也不过是赚点零花钱。真要发家致富,还得找个正经的长久营生。

李秋华拧眉思索片刻,才道:“村里倒是有几户想合伙承包果园,可我想着,种果树见钱太慢,合伙也容易起龃龉。”

秦秧苗点点头:“是啊,这活儿不光慢,咱俩也没种果树的经验。等果子熟了,看园子、摘果子、找销路,哪样不是麻烦事?到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反倒难办!”

秦秧苗顿了下,又:“秋华,原本我想去县城看看,可仔细一想,县里咱两都去过,

能想的赚钱路子也都想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去市里瞅瞅,先不管别的,至少去开开眼。”

这个念头,其实从上次在国营食堂遇见李秀英时,就在琢磨了。

县里的人都往市里跑,那市里肯定比县城强。光闷在家里想,哪能想出挣钱的道道?想要挣钱,就得出去多走多看。她要不是因为之前去县里黑市倒腾过东西,也想不到要进城去卖白菜。

李秋华听完,觉得媳妇说的有理,点头道:“行,反正现在出门也不用开证明了,咱就去市里瞧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秦秧苗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将昨晚剩的小米粥热上,又和面蒸了几个花卷。

花卷刚出锅,李秋华也收拾利索起床了。

他吸着鼻子凑过来:"媳妇,你这做饭的手艺是真了得。自从咱们成婚,我这些天吃的比前十年都好,再这么下去要被你喂成个胖子了。"

秦秧苗被他哄得眉开眼笑:"今儿不是要进城吗?多吃些也好顶饿。

秦秧苗盛好粥,又将其中一个花卷递过去:“吃吧,这里我放了油盐,不就菜空口吃也有滋味。”

李秋华正是能吃能喝的年纪,三两口就下去大半个花卷。他那狼吞虎咽的劲儿,秦秧苗看得直皱眉,直道:"慢些吃,又没人跟你抢。"

吃过饭,秦秧苗拿出自己洗得发白的军绿挎包,往里头装上灌满了凉白开的水壶和几个烤土豆。

李秋华瞧着挺稀奇:“我之前去县城都是抬脚就走,哪用准备这些。”

秦秧苗白他一眼:“对,抬脚就走,冷了冻着,下雨淋着,饿了渴了也都忍着,完了还要嘴硬说没事。”

李秋华挠挠头:"大老爷们哪有那么娇气..."

话没说完,就见媳妇把脸一沉:“行啊,那你继续渴着、饿着、冻着吧,我准备的东西你也别用。”

李秋华一愣,忽然想起洞房那晚也是这般光景——当时他说不要新枕巾,媳妇也是突然就不高兴了。想到这里,他心头一热,媳妇这是心疼自己了!

他赶紧抢过挎包:"以前是没人疼,现在有媳妇惦记着,我哪能不知好歹?"

秦秧苗这才转怒为喜,噗嗤一笑:"知道就好。往后可得学着爱惜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可半点没错的。"

“知道,知道的。”李秋华点头如捣蒜:“这都是媳妇你心疼我呢。”

离家前,秦秧苗仔细关好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又在门口顶了两块石头。“等手头宽裕了,还是得买把锁。”以后家当越攒越多,家里门总这么用石头顶着可不行。

晨雾朦胧中,夫妻俩一前一后走上田埂。晨间的风舞动着额前的发丝,同时也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

秦秧苗斜挎着包,李秋华身后背了个篓子,那里头装着他昨儿下午捉来的鱼,就算待会进城找不到活计,卖掉这鱼也能有个收入。

两人一路急行,一气走到了县城的汽车站。

他们来得早,第一趟班车已经坐满了人,眼看就要发车。两人紧赶慢赶,一边吆喝一边追,终于在车轮缓缓滚动时扒上了车门。

车厢里挤得密不透风——抱孩子的、扛麻袋的、拎行李的,甚至还有两只活鸡活鸭扑腾着翅膀。座位早没了,李秋华把竹篓卸下,贴着车壁放稳,又拽着媳妇在夹缝里站稳脚跟。

破旧的小客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浑浊的空气混着家禽的腥臊味,熏得秦秧苗胃里翻江倒海,是一种从没有过的难受。

"秧苗,你咋样?"李秋华见媳妇脸色煞白表情痛苦,心疼得不行。

秦秧苗不敢开口,生怕一松牙关就吐出来,只能闭着眼摇头。指甲掐进掌心,硬生生忍着恶心。

好不容易忍到地方,秦秧苗踉跄着冲下去,弯腰吐得天昏地暗。李秋华担心的给她拍背,又拿出水让媳妇漱口。担心的不得了:“以后再可不来了,省的受这个罪。”

“瞎说!”秦秧苗吐完觉得好了许多,秦秧苗拿手背一抹嘴,喘着气道:“咱们还指望来市里发财呢,哪能不来。我没事,就是刚刚车上的味道太大了,我闻不惯,估计习惯了就好了。”

“走吧!”说着她抻平衣襟直起腰,眼睛倏地亮了———这市里果然与县城大不一样。

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自行车的钢圈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车流像潮水般"叮铃铃"地涌过。街道两旁矗立着气派的三层小楼,墙面上刷着大红色的标语。偶尔有辆绿色的"解放"卡车轰鸣着驶过,扬起一片尘土。

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男人们推着二八大杠,烫着大波浪的女人们踩着小皮鞋,三三两两的说笑着从他们身边经过,带起一阵香风。

一个小青年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嗖"地从他们身边窜过,车把上挂着的录音机正放着一首甜道腻人的歌......

“这市里咋这么多人,这么多车,我都快看晕了。”秦秧苗喃喃道,不自觉地抓紧了李秋华的胳膊。

李秋华也看呆了,半晌才憋出一句:“这、可比县城气派多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震撼和兴奋。这趟,真是来对了!

他们像两只误入繁华世界的乡下老鼠,小心翼翼地沿着街边走,生怕被飞驰的自行车刮到。

路过一家百货商店时,秦秧苗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