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劲的北风拨弄着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幽鸣。太和殿内门窗紧闭,秦征看着下面稀稀拉拉的十来个人,忽然觉得有些冷清。

“怎么,收受贿赂的时候有你们,现在朝廷要用人,你们一个个都当起缩头乌龟了?”秦征怒目而视,语气透着无边的严寒。

堂下无人应答,除了英王与宁淮川面色凝重地不知在想什么,其他人个个吓白了脸,脸上横肉不受控地一跳一跳。

秦征重重一巴掌拍到案上,怒道:“京城接二连三出现歹人作乱,你们这帮饭桶平日是怎么维护京城治安的!”

此话一出,负责相关事宜的京府、大理寺、刑部以及执金吾等官员哗啦啦地下跪请罪,本就稀疏的朝堂,此刻站着的,更是寥寥无几。

秦征双眼一黑,缓了良久才从牙关挤出几个字:“大理寺、刑部,朕命你们三日之内,务必找出真凶,否则,全都提头来见!”

“臣等遵旨。”

秦征愤然离去,满地的大臣们总算舒了一口气。宁淮川与英王默契地对视一眼,随后便相继出了大殿。

“殿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宁淮川道。

英王叹口气道:“皇兄出事,萧丞相被罢官,许多胆小怕事的要么病倒要么索性辞官,唯一有能力的李谦又刚刚递上去奏疏,请求去云州,还有大理寺,今日刚接了父皇旨意,恐怕比咱们更忙,眼下朝中的确没什么人能帮得上咱们。”

“本还想着不离兄能去皇兄那里探探假黄金的消息,结果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现在废太子府只进不出,这事儿也只能先搁着。眼下我们能查的,也只有护国公了,等明日华阳去了怀璧寺,我们再找时机去一趟吧。”

宁淮川不由地苦笑一声:“也好,那我回去准备准备,到时候,带着我家大舅哥一起去。”

二人一边商议一边准备出宫,不多时,从后边着急慌张地追赶来一人。二人听见动静停下,发现来人竟是大理寺少卿徐海。

“英王殿下,宁将军请留步。”

宁淮川与这位徐大人也有十多年的交情,他为人正直认真,也就是太死板了些,得罪过不少人,才在不惑之年只爬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宁淮川问道:“少卿大人有何事?”

徐海擦了擦满头的汗道:“下官长话短说,不知二位近日有没有听到过一首民谣?”

“什么民谣?”二人异口同声。

徐海迟疑了片刻,才缓缓道来:“人断魂,野火生,宁王归,冤来摧。可怜新鬼哭,不见旧人冤。扶天正道不在东,无由报未乾。”

英王与宁淮川听罢,均是一副费解的模样,英王先道:“什么魂啊鬼的,这是哪里来的民谣,百姓们为何会传颂这样的民谣?”

宁淮川也道:“是啊,这民谣听着像是有冤情,徐大人,这到底什么意思啊?”

徐海支吾了一会儿,面有难色道:“这个,老臣不敢乱加猜测。”说着,他又话音一转,“不过......”

英王与宁淮川更是焦急:“不过什么?大人别卖关子了。”

“不知殿下和将军可还记得......已故的大皇子?”

英王与宁淮川顿时后背一凉,眼色随之一暗。

英王悄声道:“大人的意思是?”

徐海道:“其实老臣只是注意到了民谣里这个‘宁王’,不知二位可还记得。”

宁淮川想了想,忽地眼眸一亮:“对啊,宁王!当年大皇子失踪后,圣上找了许久都没有下落,于是在众臣的提议下,曾追封大皇子为宁王。只是后来,此事成了无人敢提的禁忌,宁王也只是个口头的亲王,并无立诏也未列入玉蝶,就连祭祀也从未祭拜过宁王,日子久了,也就没什么记得,那个已故皇子,还曾有过封号。”

英王点点头:“的确是这样,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连我们都要险些记不起他了。这么说,现在这首民谣的出现,是他?”

宁淮川不敢肯定,又道:“也有可能是有人想借着他的名头,谋划什么阴谋。殿下,我们不得不防啊。”

英王脑子里又添了几根乱麻,他想了想,才道:“徐大人,此事你先不要声张,我们分别派些人手,查查这民谣的源头。”

宁淮川也附和道:“是啊大人,此事万万不能传到圣上耳朵里。”

徐海连连点头:“下官明白。那下官先行告退。”

送走徐海,英王与宁淮川本就难看的脸色更加晦暗。此起彼伏的叹息飘荡在宫墙之内。

宁淮川喃喃自语道:“还真跟他有关。”

英王不解地挑挑眉:“不离兄早就知道?”

宁淮川如实道:“我本来就打算今日下朝后,和殿下商议此事的。昨日圣上忽然要提审连山寨头目,殿下难道不觉得奇怪么?一个恶贯满盈的山匪组织头目,按照圣上的性格,即便不株连九族,也会立刻处以极刑,怎么会重视到亲自提审呢?更可疑的是,刚出大理寺他就被人劫走,怎么看他身上都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英王:“嗯,也是,昨日得知此事时,我也觉着奇怪。现在看来,这件事与今日的民谣也脱不了干系了。”

宁淮川抬头望望天空,又是一声叹息:“真是风雨欲来啊......殿下,咱们也还是快些行动吧,被人推着卷入洪流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啊。”

“好。”

--

傍晚,废太子府。

秦燮这几日可谓是从云端跌进谷底,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短短几日,便消瘦了一大圈。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人恨他入骨,在他丢了太子之位的当日,便下手栽赃于他。

英王?不会是他,即便他在背后搞过什么鬼,此刻他已经得逞,没必要画蛇添足,平添嫌疑。护国公?此人跟随自己十数年,也为自己肃清了不少政敌,虽然他现在满身的疑点,但不至于刚刚受过责罚后就急着落井下石,这对他并无益处。

可还会是谁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