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了一会儿,杨家彤姐妹俩饿着肚子回知青点的时候,刚好和大家前后脚岔开,知青点里安安静静空无一人。
杨家梅先打水洗了把脸,肚子饿过头了做饭反倒不紧不慢了。
“小妹啊,我看明天我们得提前做好饭带去吃,不然每天饿着肚子回家也难受。”
杨家彤也是这样想的,天天在公社里买饭肯定不行,太贵了,“正好等豆腐压制成型那会儿有空,就这个时间点回来弄个饭。”
杨家梅高兴了,边择菜边说道:“要是每天都能这么早回来就好了,这半下午都是咱们自己的时间。”
杨家彤摇摇头,道:“我们今天的豆腐全卖完了,但大队里还有些人早两天就说了今天要来买豆腐,大家伙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今天肯定不能让大家买不到,下午还得去做两板豆腐。”
她们一开始想着第一天豆腐可能会卖不完,原本打算卖剩下的带回来留给大队社员们的,现在豆腐全卖完了,她们显然也不能把整个下午的时间用来休息,你开着豆腐坊结果却宁愿休息都不满足大家买豆腐的需求,时间久了,队里大家肯定心里不平衡不高兴。
杨家彤的饭碗才刚捧起来,哪儿敢现在就砸锅呀,她还指望着以后大家多多支持,以后豆腐坊发展地越来越好呢。
“也行,两板豆腐也没多少。”杨家梅无所谓道,现在这六个工分拿起来对比下地拿六工分也太轻松了,多做点事也好,不然她自己都心虚。
吃完饭,杨家彤先去豆腐坊把十斤豆腐泡上,然后让会计叔到时间了找个人来磨豆子,接着她又回到了知青点。
拿着上回在中药铺抄写的中药价格收购表,现在有时间,她正好一样一样地翻看,其中不仅有药草,还有一些虫子类的中药材,像蝉衣、僵蚕、水蛭、蟾蜍浆等等,还有一些更吓人的东西她则没抄。
当时她抄到水蛭的时候差点以为眼睛瞎了,或者是工作人员抄错字了,还是后面仔细问过之后才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么恶心的东西也有药用作用,需求还不少。
“在想什么呢?”杨家梅躺了会儿出来就见到妹妹坐在那儿发呆。
“我在纠结,要不要把这个交给队里。”杨家彤把单子给她姐。
“价格还蛮高的哎,蔬菜都才几分钱一斤,这上面的药材却好多几毛钱几块钱一斤的。”
“难得啊,本来药材就是野生的不好找,再晒干一下,一点都不压秤。”
“也是,不过有一些我都知道见过的,你不说这也有药用,我们直接把它们当野草。咦,这水蛭怎么也在上面?”杨家梅看着这个,也是深恶痛绝,眼要瞎了,“你抄错了?”
“没抄错。”
“啊,”杨家梅坐到妹妹旁边,一手拿单子一手撑着下巴,啧啧称奇,“这种恶心东西的身价这么高?”
杨家彤见四姐还真有些心动的样子,好笑道:“你去抓?”
杨家梅思考起来,“几天下来怎么也能抓到一斤吧?”
“要晒干的,本来水蛭就小,再一晒干更是轻飘飘,你捉一个月都捉不到一斤。”
“好吧。”杨家梅的念头瞬间被打消,不过这个没用,“我可以找蝉蜕,十个换一分钱,我今年夏天见过的就不止十个啦,这么一想,浪费了好几分钱呢。”
明明是还没得到的钱,但一想到错过了就是心疼。
“你想自己去弄吗?想的话就自己留着,要不想就给大队呗,大家还能记你一分好。”杨家梅看来看去,也跟妹妹一起看中了枣仁,觉得这个重量不错,然后无情地得知,此枣仁非彼枣仁。
杨家彤之前是有这个心思的,开源节流,她已经被逼无奈很节省了,总得多开几个源充实一下自己的腰包,不然没钱感觉干点什么都没底气。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哪知道自己一回来没多久就弄起了豆腐坊,大家都这么支持她的工作,她确实有些投桃报李的想法,也不纠结了,拍板道:“还是给大队吧。”
她之前弄了那么老些药草不过换来三毛多钱,对她自己影响不算大,她还是以帮邻居们带货为主,挣一点点差价。把这个渠道告诉大队,则能让许许多多的人家多收入个块儿八毛的,对乡下人家来说很重要了。
时间过得差不多,两人上班去做豆腐。
大队部这会儿没多少干部,除了王金兰和李登明,其他人都出去了。
“李叔,王婶。”杨家彤笑吟吟地进去,道:“我上次回家带了些药草回去卖给中药铺,看到他们那儿有个收购表,就给抄回来了,想着跟大队讲一声,看能不能帮大家增长些副业收入。”
李登明抽着烟一愣,“药草?”
“对。”杨家彤把几张纸给出去。
王金兰已经反应快抢先拿过来看了,“乖乖,还真是中药材收购嘞,三七,这东西少,桔梗、茯苓…好些都没听过,不过杨大夫父女俩肯定知道。这个水什么是什么玩意儿,蝉蜕,呀,是个蝉蜕换一分钱,就我们队里天天叫的那些知了猴?”
她惊讶地向杨家彤求证。
“是知了猴。”
“什么知了猴?”李登明坐不住了,绕过来弯腰一起看着,“蝉蜕,知了猴的壳?知了猴家里孩子会抓来烧着吃一吃,这壳没想到还能有用。”
平时大家见到不少会手贱脚贱把东西给弄毁了,李登明捂住胸口,他们这群没见识的,这是毁了错过了多少好东西啊。
两个人宝贝一样对待那几张纸,“这个好,多了个挣钱的路子,小彤啊,你有心了,我们先替大家谢谢你,果然是我们大队出去的孩子,心向着我们。”
“回头你爸妈回娘家,我们得在他们面前多夸夸你。”
杨家彤的心意送出去,也得到了正向的回应,心里跟喝了一大瓶冰镇汽水一样畅快舒爽,乐呵呵地回到豆腐坊,这里的豆浆已经送过来,她姐已经烧上水了。
一回生二回熟,早上刚做了那么多豆腐,现在再做十斤更加熟练,还没有时间上的紧迫压力,慢吞吞地磨洋工。
弄好了等着压制成型的时候,姐妹俩就坐在门槛上休息,这间屋子前后都有门,穿堂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