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王尸罗逸多自认为自己,是个英明伟大的君主。

他创建了庞大的戒日王朝。

疆域包括中天竺、北天竺、东天竺的大部分,以及西天竺的部分。

他还将原来只有几千的象兵军团,扩充到了数万。

同时他也不是个封闭的君主。

在大唐玄奘法师来到他的国家,讲起东方大国‘大唐’的强大富饶。

他心生敬佩,想要和大唐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缔结友好关系。

他已经让王都‘曲女城’的僧众,开始筹备辩论大会,等待玄奘大师从那烂陀寺而来。

可就在这时,一股实力恐怖的铁骑从北部尼婆罗一路南下。

这支铁骑并不是尼婆罗的军队。

这支铁骑号称,大秦。

这支铁骑拥有的甲胄兵器,以及士兵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他悉心打造的军队。

他是有象兵数万。

可是象兵只适合在平原作战。

并且象兵更多时候是具备威慑作用。

而对方不仅精通对付象兵的作战手法。

很懂得借用北部山区地形,战马可以快速上坡下坡,巨象却做不到如此灵活,让他的象兵毫无用武之地。

还极其了解象兵弱点,知道用火攻以及鼓声巨响,就可以让象兵阵型混乱,战力大减。

戒日王同样有马兵。

可他国家的战马,都是小型马,骑兵规模也不大,更别说覆甲。

戒日王还有数量庞大的步兵。

但是他国家的冶铁技术落后,铁的用途又主要用在农具和宗教器物上面。

这就导致他的步兵,不仅绝大部分只能穿布甲、藤甲。

就连兵器,也大多使用最普通的长矛。

至于弓,普通士兵没有强弓,更别说劲**。

所以当一支上万的神秘具装铁骑从北方一路南下,戒日王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战场杀器。

可戒日王不明白。

尼婆罗没有这个实力。

吐蕃军队他以前也派人了解过,同样也没有这样的实力。

那这支**如割草的铁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最可怕的是为这支铁骑开道的五百人军团。

有从前线逃回的士兵说,那五百人根本就不是人。

每一个都是杀神。

前线城池一座接一座的陷落。

疆域面积成片成片的丢失。

戒日王终于体会到,当初那些被他大军横扫的小国,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由于都城曲女城距离北部边境太近,戒日王早在这支大秦铁骑到达王城外百里时,就带着王室成员以及最后的精锐一退再退。

现在的他不能再退了,他已经到达南部边境。

在他的身后,是汹涌的秣陀河。

他如果再退,退到南边敌国,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国土尽丧,辛苦打下王朝的将不复存在。

是战?还是…降?

戒日王陷入了抉择。

夜晚。

秦军大营。

篝火熊熊。

赵伯都正疯狂的啃食着羊腿,前些天的连番大战让他饥肠辘辘。

他的食量已经比得上赵仙罴当初体质初次蜕变的中期。

在赵伯都对面,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大唐僧人,已经站着不动对赵伯都讲了一个时辰的佛法。

核心要义就是‘善’、‘悲悯世人’、‘不造杀戮’。

这样既是让世间安宁,也是为自己积福积德。

不管这名大唐僧人怎么讲,赵伯都置若罔闻。

赵伯都心中只有兵家之道,以杀止杀,防范于未然。

还有,他兄长的命令,高于世间一切。

一个时辰不停的劝诫并不是玄奘大师的极限。

可是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大秦统帅从始至终的无动于衷,让玄奘大师明白,眼前之人非常人。

而是一尊魔王。

劝魔王放下屠刀,哪有那么容易?

玄奘大师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口中诵念佛经。

赵伯都吃完羊腿,抹完嘴,洗净手,也不去帅帐里休息,就在这位玄奘大师正对面坐下,闭上双眼,不动如山。

清晨。

赵伯都起身咧嘴一笑:“法师,等本帅打完这一仗再回来听你讲大乘佛法。”

说完赵伯都拿起霸王戟,翻身跃上马背,带领大军继续向南追击戒日王残部。

玄奘大师望着赵伯都远去的背影长声一叹。

这不是一尊历经世事变恶的魔王,而是一尊先天无垢的魔王。

这种魔王难以劝动,心中只有最简单的杀念。

所以,想要阻止这场世间大劫,只能前往大秦,以大乘佛法感化那位神秘的大秦国君放下屠刀。

玄奘大师紧了紧身上的袈裟,手持法杖,向北而去。

几日后。

“王!!”

随着赵伯都冷漠的割下戒日王的头颅。

随着戒日王朝那些大臣们的悲呼。

余下在这片鲜血淋漓战场上活着的戒日王朝士兵,一个个放下兵器,趴在地上。

不是他们没有抵抗过。

而是这支铁骑根本无人能敌。

赵伯都开始命令手下收缴兵器,并把这些俘虏押送到相应营地。

然后,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