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虽然中文不算精通,但也听懂了扫盲班是怎么回事,顿时大感新奇,兴致勃勃地拉着伊莲娜坐到了听课的人群后面。

阎埠贵站在黑板前,扶了扶眼镜,面对一众成年人毫不怯场。

他本就是小学教员,教书是老本行。

阎埠贵声音洪亮的说道:

“今儿个,咱们就从这启蒙的《百家姓》开始!

“咱们不图当秀才状元,就学点实用的。

“起码能把自个儿名字写端正了,看个简单告示不抓瞎!

他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赵钱孙李,一边穿插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和姓氏典故,讲得深入浅出。

底下这些平日里为生活奔波的汉子们,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比学堂里的孩子还认真几分。

伊莲娜看着众人脸上那渴望知识的专注神情,内心深受触动。

她悄悄拿起相机,调整角度,“咔嚓一声,将这充满时代印记的一幕定格下来。

随后。

伊莲娜退到陈雪茹身边,由衷地赞叹:

“陈,你们这个‘扫盲班’太棒了!

“让普通劳动者也能获得知识!

“知识,是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这张照片,我一定要寄回国。

“让我的同胞们看看,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人们是如何渴求进步的!

陈雪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苏远提议在小酒馆办扫盲班,她明白其中深意。

却没想到如此巧合,开业当晚就有两位**熊国友人撞见。

他们还带着相机拍下这一幕,更要发回国内!

若真能刊登,影响力可就大了,对苏远的计划大有裨益。

“伊莲娜。

陈雪茹微笑道,“你说得对。无论在哪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进步的追求,都是相通的。

伊莲娜湛蓝的眼睛亮了起来:“是的!这正是我的想法!

另一边。

课程接近尾声,阎埠贵让大家自由提问。

一个常来喝酒、靠给人扛活为生的“窝脖儿老李站了起来,黝黑的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

“阎老

师俺没啥大问题就想请您教俺写写自个儿名字。”

“俺叫李乐康。听老辈人念叨过这名字好像还有点讲究……”

“可惜俺小时候没留心后来光顾着糊口早忘光了。”

话音刚落就有熟识的酒友起哄:

“嚯!老李原来你还有大名儿啊!”

“平时‘老李’‘老李’叫惯了今儿才知道您叫李乐康!”

“乐康?听着也就图个吉利吧?能有啥大典故?”

老李挥挥手带着点不服气:“去去去!俺祖上那也是出过读书人的!就是那世道……唉!”言语间透着对往昔家道中落的无奈。

阎埠贵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李乐康”三个字。

“喏这就是你的名字。”阎老师解释道“‘乐康’就是快乐安康的意思。朴实无华但寄托着家人对你一生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

老李盯着自己的名字认认真真地看虽然努力想记住笔画但听了阎埠贵的解释脸上还是难掩一丝失落。

他本以为会听到个更“有学问”的出处。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平静的声音从柜台边响起: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帮忙的少女紫怡!

迎着大家惊讶的目光紫怡淡然补充道:

“这是我师傅教我的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意思是:美妙的音乐纷繁交响愿君王(或尊贵之人)心情愉悦安乐康宁。”

“用作名字是祝福欢乐安康的意思。”

“而且巧了师傅前两天教我站桩时正好念过这篇。”

小酒馆里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惊奇。

徐慧真也恍然大悟想起今早确实看见紫怡在后院练拳时嘴里念念有词原来是在背诵古文!

这苏主任……也太神了吧?

拳脚功夫登峰造极连古文都信手拈来?

被小姑娘无意中点破的阎埠贵倒没什么尴尬反而豁达地笑道:

“紫怡啊你是真学到东西了!”

“能拜苏主任为师这是你一生的福气!”

想起院

里当初对紫怡辍学、阮红梅家境的闲言碎语,阎埠贵不禁摇头感慨:

“紫怡说得没错,苏主任的话自然有道理。”

“他的本事,不是咱们常人能揣度的。”

这番如同“扫地僧”般的操作,也让旁边的弗拉基米尔和伊莲娜大开眼界,感觉充满了戏剧性的魅力。

就像在争论一个难题时,旁边不起眼的服务员忽然引用了他们**熊国的古老谚语来破局。

伊莲娜忍不住好奇地问陈雪茹:

“陈老板,这位小姑娘的师傅究竟是什么人?”

“听起来太神奇了!”

“不仅教她那么厉害的功夫,还是一位博学的学者?”

“这样德高望重的人物,在你们这里一定备受尊敬吧?”

“真希望能认识一下。”

陈雪茹看了看伊莲娜,又瞥了眼弗拉基米尔。

她嘴角微扬,带着点促狭:

“这位师傅确实厉害。”

“不过嘛,可不是你想象中白胡子老学究。”

“他是我们街道的主任,相当于你们那边的……区长吧!”

她故意顿了顿,眨眨眼:

“而且他非常年轻,非常英俊!”

“这样的男人,你真想认识?”

“不怕你的男朋友生气?”

伊莲娜湛蓝的眼睛睁得更大了,惊奇道:

“真的吗?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这反而更激起了我的兴趣!”

“有机会的话,雪茹,请一定帮我引荐!”

“另外.”

她笑着澄清道:

“弗拉基米尔只是我的朋友,同路来华夏的伙伴。”

“我是个商人,来看看这里的商机,他正好是派驻的外交官。”

“我们两家认识,所以才会结伴一起过来。”

看着伊莲娜眼中毫不掩饰的兴趣,陈雪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意道:“行啊,你常在前门大街转悠,总会碰上的。”

热闹终有散场时。

临近晚上十点,考虑到第二天要上班,酒客们陆续离开。

小酒馆打烊后,众人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清点这开业第一天的收入。

看着钱箱里满满当当、各种面额的钞票,几人都难掩兴奋。

一张张仔细整理、清点……

“五百三十六块五毛钱!!”

徐慧真报出最终数字,脸上满是惊喜。

虽然料到生意不错,但超过五百块的营收还是远超预期!

更关键的是,其中酒水只占小头,大部分收入都来自那些利润丰厚的佐酒小菜!

粗略估算,利润很可能高达一、两百块!

徐慧真忍不住惊叹:“苏大哥说得真对!想赚钱,还得靠这些小菜!”

她感慨不已。

要是还像以前贺老头那样只有几样咸菜,今晚就算人再多,收入也绝对大打折扣。

作为拿利润分成的掌柜,她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可观的收入,暗自庆幸当初选择了分成方案。

大年初三,年假结束。

整个四九城。

所有的工厂还有各个单位,全部要上班了。

苏远刚到街道办,就被通知参加由李主任主持的新年工作会议。

会议主要布置新一年的工作重心,尤其强调了推进扫盲工作的困难。

当话题转到扫盲时,苏远适时开口:

“李主任,有个情况向您汇报一下。”

“昨晚,前门大街的‘大前门小酒馆’重新开业了。”

“新东家是陈雪茹同志,我比较熟悉。”

“我看那小酒馆人来人往,尤其有不少从事体力劳动、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正是我们扫盲工作的目标人群。”

“我和陈老板商量后,提议并协助她在酒馆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扫盲班。”

“昨晚已经正式开课了,反响很不错。”

李主任一听“扫盲班”,眼睛一亮,追问道:

“扫盲班?具体是怎么个办法?你详细说说!”

苏远便将利用酒馆空间、晚上空闲时间、聘请阎埠贵教学的模式详细汇报,并提到了昨晚开班时酒客们的积极反馈。

“好!好!好!”

李主任听完,激动得连拍三下桌子:

“还是苏远同志你有想法!”

“善于动脑筋,能把上级的任务落到实处,找到这么接地气的办法!”

“这才是

真正干实事的态度!大家都要向苏远同志学习!”

底下众人无论心思如何此刻都纷纷点头称是。

一旁的范金友也赶紧凑上来补充:

“李主任苏主任。”

“这事儿我昨晚也在场

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亲眼所见!”

“而且昨天晚上还来了两位**熊国友人其中一位还是外交!”

“他们对咱们这个开在酒馆里的扫盲班那是赞不绝口连连说好!”

这马屁拍得正当时。

李主任一听还有国际友人见证更是激动:

“苏远同志!”

“现在中苏友好是大事接待工作一定要做好!”

“你和陈雪茹比较熟。”

“务必提醒她注意国际友人的安全对外宣传也要谨慎周到。”

苏远知道李主任担心的是什么。

涉及到国际友人那就是外交事件!

外事无小事!

必须要重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苏远点头应下:“明白我会提醒她的。”

他昨晚没去酒馆只听陈雪茹提了有两个**熊国人名字一报他就知道是原剧人物弗拉基米尔和伊莲娜了。

这两人后续与陈雪茹、徐慧真还有不少交集甚至在关系紧张时期也保持着联系。

有时还因此惹麻烦。

不过现在还是蜜月期倒也不必多虑。

然而。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

苏远刚进街道办就被一脸兴奋、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的李主任叫进了办公室。

“小苏!快看这个!”

李主任把报纸塞到苏远手里手指都因为激动有些颤抖。

这是一份四九城的主流日报。

头版赫然印着醒目的标题:

《扫盲新风获赞誉**熊报纸惊现“小酒馆课堂”》!

文章详细报道了前门街道小酒馆开办扫盲班的事迹并重点提到:此事已被**熊国记者(伊莲娜)拍照并投稿刊登在了**熊国国内的重要报纸上引发了**熊国社会对华夏基层扫盲工作的惊叹和赞扬!

在这个年代能得到“老大哥”的公开赞赏其意义非同小可!

它极大地提振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