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
今夜的月格外清亮,长街前后仍是一派喜气洋洋,唯有这如巨兽般蛰伏在夜中的大明宫内,文武百官皆面色沉肃,宣和帝的手蓦地握紧扶手,身体微微前倾,面沉如水。
“念。”
驿使双手颤抖着展开血迹斑驳的绢帛,他深吸一口气,“东朔摄政王刘隼亲自坐镇,率军夜渡九渠河,发起奇袭……镇东将军江霆渊率军抵抗,身中数箭,死生不明!”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怎会如此!”兵部尚书怒道:“月前军报分明说边境安宁,那朔方军沉寂月余……此前京中关于这刘隼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难道他竟是故意放出流言,实则在暗中调兵奇袭?”
站在玉阶之下有一武将忽然上前,重重跪地:“臣请即刻——”
“站住!”
一道厉喝声打断了他的话,只见角落中冲出一道玄色身影,那人疾步而出,面色紧绷,眼眶通红,竟好似不管不顾般想要奔出殿门。
萧燕昭一个箭步上前拦住江阙去路,先前高喝的容逍见此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放开我!”江阙低吼:“你没听到吗?我爹生死不明!”
萧燕昭却死死扣住他的胳膊,不肯放手,“阿阙,你冷静一点,哪怕你此刻赶回凉州,快马加鞭亦需七日!”
江阙双眼通红,不管不顾抬臂便是一掌,直击萧燕昭肩胛处,这一掌含怒而发,力道极重。
他只是想以此吓退萧燕昭,迫使她松手,可谁承想萧燕昭却丝毫不避不让,咬着牙硬生生接下他这一掌,一声闷响传来,她整个人剧烈一晃,死死咬住下唇,却还是没忍住,喉头腥甜,一口鲜血自唇角溢出。
“江阙!”容舒槿焦急的叫喊自不远处传来:“住手!”
下一秒江阙就被人一掌拍开,盛璋收回手,一把扶住险些摔倒在地的萧燕昭,眸光冰冷,“大殿之上,天子脚下,你意欲何为?”
话音刚落,大明宫内外禁军纷纷拔出刀来直指江阙。
江阙浑身一颤,他有些难以置信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望向眼前面色苍白的萧燕昭,似乎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
萧燕昭闭了闭眼,她忽想起上京前叙白曾告诫过她,江阙性刚易折,让她优先保全自己,可……她怎么可能放着江阙不管。
萧燕昭抬手抹去唇边血迹,将搀扶她的盛璋轻轻推开。她撑着膝盖缓缓起身,身形微晃却又很快站稳。
随后直直望向不远处的宣和帝,单膝跪地,“陛下明鉴,江都尉救父心切,情急之下失了分寸,实非有意冒犯天威,臣斗胆请陛下宽宥!”
“大明宫内欲行伤人之事,你可知这是何等罪名?”宣和帝声色冷厉:“来人,押下去——”
“陛下!”萧燕昭抱拳急奏:“镇东将军此前尚在边境浴血奋战,而今东朔使臣团来意叵测!禁军主力未来及返京,江都尉武艺超绝,恳请陛下准其戴罪立功!”
盛向明却在此刻冷哼一声:“在大明宫之上尚敢如此,谁知会不会再次冒犯天威!”
容逍亦躬身进言:“陛下,江阙乃老臣自幼看顾,品性忠直。臣愿以身价性命作保,此子必不敢再行悖逆之举。”
就在此时,忽然有一绛紫蟒袍的官员亦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躬身奏道:“陛下,当务之急,当速议边军调度之事,并搜寻使团行踪,若因琐事延误军机,恐生大变,望陛下圣裁!”
宣和帝面色稍霁,指尖缓缓点着龙纹扶手,片刻后开口道:“沈阁老言之有理,依阁老所言,该当如何?”
“臣以为,东朔此番进犯实乃蓄谋已久!”阁老沈惟庭肃然道:“其先遣细作散步刘隼亲贺之谣言,乱我朝堂试听,待我大军调防江岸,便欲趁虚直取凉州,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略一停顿,又道:“刘隼此子奸狡异常,若使其坐镇边关,恐怕……臣请陛下速调归京戍卫改道,驰援凉州!”
盛向明也抱拳上前道:“臣附议,凉州不可破!臣请与沈阁老联署军报,八百里加急发往河西!”
“陛下!”兵部尚书却忽然撩袍跪地,“若调戍卫改道,京畿防务便如同抽薪止沸。东朔使团尚蛰伏在京,倘若其与边军里应外合……”他略一叩首,高声道:“臣请陛下三思,当务之急应是急招禁军回京!”
宣和帝倚在椅背,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角,片刻后他忽然看向萧燕昭:“萧卿,你久居凉州,当更是了解朔军,你以为该当如何?”
萧燕昭方才缓过气来,便听到自己被点了名字。她顿了顿,缓缓站起身,眸光直直望向宣和帝,开口道:“陛下,您可知若要一举攻取凉州,需要作何准备?”
在场不少官员闻言皆是一怔。
萧燕昭本就没想真得到宣和帝的回答,便继续道:“是屯粮备战。朔国距离我北燕边境七百余里,如此大规模的粮草调动,绝无可能瞒过我赤炼军的耳目。”
宣和帝眸光一沉,“你的意思是……”
萧燕昭微微颔首:“朔军刻意沉寂数月,连哨骑活动都减半,这般欲盖弥彰,反倒让我军有所防备。若真想出其不意攻取凉州,断不会犯这等兵家大忌。”
盛向明却一脸嘲意:“这也只是萧侯的一番推测,若真因此延误军机,你当如何?”
萧燕昭不卑不亢迎上盛向明的目光,“可国公大人和沈阁老不也只是推测吗?”
“你!”
盛向明还想再说什么,萧燕昭却已疾声打断他:“国公大人可曾亲眼见过东朔摄政王刘隼是何相貌?”
虽不解她为何有此一问,盛向明却依旧皱眉回答,“莫说我北燕,便是东朔朝堂之上,见过刘隼真容者也寥寥无几。此人常年以面具覆面,数年来,少有人见得其真面目。”
“所以……”萧燕昭声音轻缓,一字一顿:“你如何能确定,坐镇东朔边军的,便是真的刘隼?”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便是盛向明也有些愣然,他忽然反应过来,沉声道:“你是说,刘隼不在边境?”
“陛下,”萧燕昭看向宣和帝道:“臣怀疑,刘隼此刻就在都城内,甚至……极有可能在宫中!”
话音一落,满堂哗然。
虽只是猜测,可从先前的流言以及朔军的动向来看,萧燕昭对于这番猜测,心底有至少七成把握。
就在此时,忽有一小太监踉跄而来,跌跌撞撞想跑进大明宫,却被禁军拦住,他只得嘶声喊道:“陛下!宗庙走水了——”
“什么?!”
众人闻言皆惊,还未及反应,沈阁老沈惟庭就已再次上前一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