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杰跳出来。

好几个早就准备好的人,一时间也是一股脑跑了出来。

伏到了地上。

朱元璋则是看得乐不可支,只觉得好笑。

这群人终于是熬不住了?自家孩子在詹事府受点苦,就要过来叫苦叫屈了?

真是荒唐。

他老朱的儿子都日常丢凤阳去历练,甚至边塞那边还需要他们出征。

怎么这群人的儿子种个田就受不了了,都还是一群庶出的小儿子。

那未来让他们嫡子上战场,能成?

这才承平几年?不对……都不能算承平,这北边,西边,西南边,都还在打仗呢。

虫豸就是虫豸……

当然,这些想法他都没有表露出来。

人,是复杂的动物。

按照老朱的理解就是记吃不记打。

官场之事,就是如此循环往复。

他是不会主动去压这些事情的。

即便他很喜欢朱安宁,但是这份喜欢,在外表露时,需要点到为止。

所以他允许这些人攻击朱安宁,甚至很开心看到有人攻击朱安宁。

若是人人都夸朱安宁,那是什么情况呢?

那就是又来了个胡惟庸。

老朱不喜欢。

于是,他看着伏下的众人,愣是没有开口。

直到安然往前一步。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特别是朱标和朱元璋。

昨日安然查阅了大量的记录,老朱是知道的。

他也想看看自己新提上来的这个文官首,会是什么说法。

是看好朱安宁,还是觉得朱安宁离经叛道?

作为十三布政司唯一存活下来,且还升官的人,朱元璋还是很重视他的看法的。

只见那安然深吸了一口气。

老官特有的沉稳,一览无余。

“詹事府少詹事朱安宁,夙承圣眷,恭顺陛下与太子之意,勤勉不怠,其行也恭,其志也诚。于田野之间,颇得佃农之心,皆以其仁厚为赞。更兼其自费兴乡学,广育英才,实乃官员之楷模,士民之典范也。

观其行为,皆出于公心,绝无沽名钓誉之嫌。昔日之功,已昭然于世,岂可因无稽之言,而寒其拳拳报国之心?人言可畏,然亦须察其实,不可妄加猜忌,以免伤忠良之士心。

是以,臣以为,朱安宁之功不可没,其行不可疑。当以公正之心待之,勿使忠臣寒心,亦勿使国家失一良才。愿陛下明察秋毫,以彰公道,则朝野幸甚,国家幸甚。”

他说得很慢。

却也是把伏在地上的几个人,说得是满头大汗。

【人言可畏,然亦须察其实,不可妄加猜忌,以免伤忠良之士心。】

这句话有点猛……太常寺卿白杰也是瞬间清醒了许多。

而站在一边,早就地位超然的李文忠,徐达和汤和,那是直接轻笑了起来。

当然,是隐秘地笑……

这笑可不能大声。

李文忠和朱安宁相处时间最长,儿子都还在他那,自然是心向朱安宁的。

徐达和汤和,对于这种能造出火绳枪燧发枪,还有整出北边舆图来的人。

那能有恶感?

老朱看着下面的白杰等人和安然。

是点了点头。

今天闹这一出,差不多可以了。

“资善说得有理,人言可畏,然亦须察其实,不可妄加猜忌,以免伤忠良之士心,希望诸位卿家能够慎言慎行,不要辜负咱对你们的期望,都起来吧,朱安宁的赏赐,不必再讨论,有功我自然会赏,但是过我也不会忘记,他仍需禁足!俸禄亦是不得发放!希望诸位能够引以为戒。”

一轮话说得是头头是道。

那白杰等人那是连忙点头说是。

哪敢再废什么话。

而朱元璋也是趁热打铁。

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关于制盐,朱安宁虽是可信,但是总归是要人去做这事,李文忠!”

“在。”

李文忠赶紧出列。

“此事交由你节制宁波卫,屯盐田!”

这话一出,又是举朝哗然。

这相当于是绕过了户部……

而众人看那户部杨思义,是一脸淡然的表情,便又是瞬间住了嘴……

大概,这等重要的事情,老朱是信不过六部和地方的了。

刚清洗过一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