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走到楚湛跟前,楚湛正在提笔写着什么,她正欲凑过去看,他刚好收起了书信。

“言澈哥哥,你刚刚在写些什么啊?”陆朝颜将手中的茶盏递给他。

“当前云州风大,导致良田、房屋受损,甚至一些百姓性命有危,知州府如今对此苦恼不堪,我刚刚想了些点子,一来希望可以解云州之苦,二来也希望可以借此得云盛赏识,进入知州府。”

原来如此。

陆朝颜往一旁一坐,说道:“之前听江小公子说过白家阿兄任职就在附近,言澈哥哥,我们要去看看他吗?”

楚湛神情一滞,他又拿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会的,但现在不是时候。”

翌日,知州府衙的公廨里,几位官员围坐一团,谈论声此起彼伏。

“李知县,你的脾气不要那么大嘛。”

李阳蹙眉,将手中茶盏轻放下,不满道:“哼,听刘知县的意思,刘知县是有法子了?要不怎如此云淡风轻。”

刘志远早就听闻李阳脾气不好,但他们治理不同的县,多年来也未有交集。要不是今年洪灾甚重,他们哪里会在这里齐聚一堂。

刘志远是个哪里有好处往哪里倒的,他小声嘀咕道:“在下哪里云淡风轻了,要说云淡风轻,在下瞧着白知县脸上更是淡然。”

坐在上首的云盛转过头,将视线落在一个青年身上,男子身着青色衣袍,与其他人身上的绿色官袍区分开,头发以竹簪束起,看起来不像一个知县,反而更有几番教书先生的风范。凉风拂过他的衣袂,飘飘忽忽,如沐春风。

云盛在这儿做知州这么久了,自是对他们的家世有所了解。户籍上述这白思故来自京城,也算是大家世族子弟,不知何故,自请外任。而且,云盛见过他这么多次,他很少着官服,对这青衣倒是情有独钟。

他眼神微眯,“白知县,可是有了好点子?”

白思故从一旁行至堂中央,微微福神,“回知州大人,下官还未想出什么好点子,只是有几个建议。”

“哦?”云盛略显诧异地感叹一声,随后说道:“说来听听。”

他说道:“云州东部、南部无山,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东南面临海,当飓风来临之时,往往受灾严重。下官觉得应在东南沿海各州县修筑堤坝,以减小风力,同时限制渔民出海,保护百姓安全。以及目前流民众多,官府应开放粮仓,赈济灾民,如果粮食不够,不妨从他州调取。”

刚刚那位刘知县刘志远被噎了一下后便不再说话,此时闻言,又开始嘟囔,“白知县说的不是废话吗?这法子不是很早就被否定了,如今国库吃紧,你说说,这笔费用从哪里来?

还有,限制渔民出海,那些个渔民,要是能听官府的,还会丢了性命?他们就是仗着自己出海经验足,所以不惶恐,我看还不如采取点强硬手段来警告他们。

而且,白知县也知流民多啊,一些流民说不定就是他州流过来的呢,还找他们借粮食,我看是痴人说梦。”

“我倒觉得白知县所言甚是,不去试试又怎知借不到呢?”李知县开口呛声,不知为何,一个晨间自他来到这公廨,他便看刘志远有诸多不满,也不知他这耍嘴皮子的功夫是如何练就的?又是怎么当得上一县之长的?

“二位知县不必因在下之言而动怒,在下只是发表我的想法罢了。”白思故缓缓开口道。

云盛听罢,不去理会他们的口角之争。他拿起一封信纸,仔细翻阅起来。

许久,他放下信纸,忽的站起身来,眸中划过激动的情绪,扯唇道:“妙哉妙哉!”

他将信纸递给下首的几位官员,“这是今早递到府衙来的,与白知县所言相合甚多,甚至更加仔细。”

那几位官员站直身体,围靠在一起。

“这……”

他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这是哪位志士所笔,办法实在不错。”刘志远不由感叹。

他身后的白思故也是震惊,但他震惊的是信上的笔迹,很像他。

难道他来这里了?

云盛挥手招来衙役,“这来信之人可还在?”

衙役回道:“在的。他还在府衙外等候。”

“请他进来。”

————

秋风习习,一朱衣锦袍的男子端正地站在石狮子旁,路过之人不由为之侧目,还有些许妙龄少女纷纷红了脸,要是不说身份,还以为这是哪里来的贵公子呢。

门前值守的两个衙役低声嘀咕:“刚刚我好像听见有人说他是云家二房新来的姑爷。”

“对,我也听到了。”

“这样貌看起来不凡,那云家二小姐也是个有福气的。”

“谁说不是呢!离家几十年还被寻了回去,说不定以后还是个贵人呢。”

忽然,门内匆匆而来一个衙役,那站在门外的两个衙役交换了个眼神,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这位公子,知州大人有请。”不及对方反应,楚湛就被带着往公廨而去。

一进屋,楚湛立时行了个揖礼。

“草民年晖见过知州大人。”

甫一开口,屏风后一个凌厉的眼神透过厚重的纱窗直直定在堂中央的那抹身影上。

他的目光一寸一寸地在他身上挪动。

像,太像了。

朱红的袍子下他好像又看见了那个肆意的少年。

一瞬间,他突然很想将眼前这碍事的屏风推倒,一睹他的样貌。

可他到底还是沉住了气。

“这册子是你写的?”云盛开口道,他伸出手,将它从桌上拿起来。

“是。”楚湛躬身道。

“点子不错。”云盛忽然一笑,“可本官还是想听听你说。”

“是。”

“云州的地理位置想来知州也了解,西北高,东南低,且东南一侧位于沿海,无山势遮挡,一旦飓风来临,情况极为恶劣,与其他几州相比,往往洪灾最为严重。”

“建立堤坝一事是刻不容缓的。但草民也听闻近来国库不丰,要想得到这批工程费用,很难。就说这层层审批,这折子到了陛下的手底都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更别提这之后是否通过。真要到了那时,这灾情怕也是等不了了。”

“既然此路难通,知州大人不如先递交了折子,然后另辟一路。就以云州来说,经商之人不再少数,且他们财力雄厚,不如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