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得戚祥的军队式管理。

当朱安宁找到田间的戚祥时,他只是拍了拍胸脯,笑了两声。然后,不到一刻钟,人就集齐到了庄里的空地上。

那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啊,没有锣鼓和红旗。

“那个,乡亲们,今天我就说三点!”朱安宁重重地咳了一声,大有向我看齐的意思。

村民们也是心领神会。

老爷讲话,那是必须要认真听的,要争做三好佃农,勇当耕田先锋。

“那个,今天我们永乐庄的渠,也是挖通了,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分秧了啊!!!这是一件大喜事!!!”

看着下面乌泱泱一片人,朱安宁多少还是有点紧张。

毕竟在现代他也不是什么大领导。

而面对这一堆人,没有露怯已经算好了。

只是他的这番发言,堪称废话中的废话。

但是,却,又是那么地合时宜。

不要说朱安宁等人开心,村民们挖通这些四通八达的渠,也是相当开心的啊。

毕竟以后用水就可以省心许多了!

于是,在这愉悦的氛围中……朱安宁,看到了几个老农居然开始鼓掌,叫好。

“好!”

“好啊!”

“啪啪啪!!!”

场面一下就热烈了起来。

呃……原来古人也鼓掌啊……恍惚间朱安宁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什么校长,在那开大会似的……这种感觉真奇妙。

只是自己绝不对说三点又分三小点三三小点无限套娃就对了。

“收收收!这段时间,大家也是辛苦了!”朱安宁又大声嚎了两句。

比起现代,这里没有话筒喇叭,喊话还真是难受……

真不知道记载中的什么大佬训话点兵十万,那些人是怎么听清楚的……

朱安宁本意是想让那群鼓掌叫好的村民们收收声,好让自己能说话说得更清楚。

谁知道他一开口,又是一阵叫好声……

“好!!!朱爷说得好!!!”

尼玛的,这是老柳吧。

朱安宁抬眼看群,只见那鸟人站在最后,有没有听清自己的话都不得而知,就在那里叫好起哄……

朱安宁是翻了个白眼。

也是知道要叫停他们这种无聊行为是不可能的了,便也就这样继续说了下去。

“第二件事情嗷,插秧的肥料我这边给大家备好了,绝对不比粪肥差,这一季种稻子要用的肥,我就免费提供给大家用,大家若是觉得好用,种下季的作物时,可以来我这里买哦,绝对便宜,包你们用最少的钱银,收最多的粮食!”

这话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肥料这种事情。

农民们不议论那是不可能的。

而朱安宁说完话后,便也没有做更多的事情。

让子弹先飞一会。

至于下一轮的肥料原料……船到桥的自然直!!!总不能小半年他都找不到卖石膏的地方吧……

“什么?肥?俺用粪肥或者河泥不就成了么!怎么地还要买朱爷的肥料啊。”

有大爷在那里嘟囔。

虽然大家都觉得朱爷是好人,但是一说到钱啊粮啊,农民们就特别敏感。

这是与生俱来的特征。

也非常符合中国农民这几千年来的气质:贫穷……

这可是印在脑门的特质。

于是,几个大爷开始围绕着这件事情吵闹。

“你说个锤子,人家朱爷收你钱了么,吃你家馍了?没听见么,这一茬作物,人家朱爷是直接给我们试用的!试好了,俺们再掏银子买就是了!”

“好像是耶,朱爷没没说要我们钱啊,只是说下一茬作物想用的话,可以跟他买。”

“那咱也没有钱啊……”

“笨,朱爷都只收我们一成租子了,多出来的粮你不会卖点啊?!”

“什么?卖粮,你不如要我的命啊,你还没被饿怕啊?!”

“那进山里打点山货,挖点山药,去城里换点钱银不也可以么?”

“哇你个老李头真是说得轻巧。”

“哎,说不定还是用不起朱爷的肥啊。”

“你这憨货,天天就想去挖河泥,那河泥挖不完的是吧,又不是什么河泥都有用!”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又把目光投向了朱安宁。

朱安宁耳朵也没聋,这几人就在他跟前,所以他也是听到了大家讨论的内容。

“咳咳,按我的法子下肥,咱们地长出来的粮,至少能比隔壁庄子那里的,多两成。而且我这边可以收你们的粮来抵肥料,不一定要花钱银。”

他知道这群永乐庄的农民,不过是担心肥料的效果,和价格而已。

他也不多BB,那是直接就报了个保守的数字。

结局,当然是震撼人心了。

“能多两成?!我了个乖乖,这肥是掺了金子?”

“掺了金子也长不了这么多吧!!!两成啊!”

“说得你好像种过稻子似的……”

“俺没种过,但是朱爷说的是对比隔壁那些庄子啊,他们总归是种稻子的吧。”

“哎呀你们说那

么多,不如直接问问朱爷。”只见一个年轻人,转头就看向了朱安宁,也是毫不露怯:“朱爷,你这肥,保不保真啊!”

这次不止是老农。

几个朱安宁看着眼熟的年轻人,也挤到了朱安宁的跟前,包括戚祥。

朱安宁也看清了挤到前面的那个几个年轻人的模样,是那几个戚祥安排的十夫长……

也就是跟着朱安宁朱棣去8人vs李景隆40人的那几个人。

“诶,孙白雷,你说话能不能不要这么冲,你是质疑朱爷?”戚祥用手指一把摁了下某个年轻人的额头,那警告的意味是相当的浓。

只是这名字……

呃,怪不得能说出保不保真这样的话……

原来你叫孙白雷啊。

看起来就很勇的样子哦……

朱安宁不免多看了两眼这年轻人。

只见他被戚祥怼了下额头后,那是立马嬉皮笑脸了起来。

“诶,戚叔瞧你说的,我哪是质疑,就是正常说话而已。”随后他又立马转头对朱安宁笑了起来:“是吧朱爷。”

哇……这流氓样,真有那味道。

“咳咳,我这肥,大家试过都说好,尽管放心,我已经和小燕他们试过肥力的了。”

“啊,燕爷,周爷,真的么?”

一群人纷纷开始向朱棣朱橚他们几人求证。

那朱棣他们自然是连连点头的。

毕竟小院里的试验田结果就摆在那里。

“施肥的时机和用法,大家也放心,晚些时候会教大家的!”朱安宁听见议论声小了下来,便连忙补了句。

“全凭朱爷安排啦!”

朱安宁说清楚了最初的使用无需花费,然后还会教大家怎么用……

那基本就是打消掉了他们的疑虑。

讨论声自然也淡了下去。

其实朱安宁的想法很简单,这永乐庄就是他的示范村。

肥料必须要足量且低价供应给村民们使用。

待到作物成熟。

嘿嘿,到时这广告啊,自发地就能打出去啦。

届时只要解决原料的问题,那不是躺着赚钱啊。

嗯,想象是很美好的……

接下来就是第三件事情了。

赶紧讲完回去休息……乏了乏了。

朱安宁只觉得他们有点吵闹,风也有点喧嚣。

还是自己小院里的茶和躺椅舒适。

“除了通渠和肥料这两件事情,还有一事想要知会大家!!!”朱安宁努力嚎得大声点,生怕有人听不清,只不过这种说话方式……很快他就有点嗓子哑的感觉了:“咳咳……过些日子,我会在乡里办乡学!!咳咳咳……”

嚎到嗓子冒烟。

本来刚才就给那群熊孩子们讲了几段西游记,又没喝水,朱安宁是真的觉得喉咙有点不舒服。

而他的话,也是清晰地落到了那些村民的耳中。

不同于前两件事情。

那些都是很好理解的事。

这乡学……

是几个意思?

于是不再有人起哄,鼓掌……甚至连讨论的声音都没有多少。

他们都开始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

才开始交头接耳,声音也是不如之前大。

如他们的孩子那般。

他们对于读书这种事情,是陌生的,遥远的,听着就不切实的……

“这朱爷说的是学堂?”

“好像是的哩,俺没有听清,老王你听清了么。”

“可不是就是说私塾嘛。”

“啊?真的是学堂啊,但是咱们这世世代代都是耕田滴,签契都是画乌龟,这学堂……”

“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