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太极抚须笑道:“经老臣与鸿胪寺官员多方斡旋,与北燕国的谈判,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与燕国的谈判,已经持续了近半年,一直僵持不下。如今竟有了突破?
“燕国使臣昨日已松口,他们愿意用北境的云州,朔州两座贸易重镇,来换回他们那位被我大齐扣押的护道人!”
“什么?”
这个消息,比刚才李庆志亲迎谢宁还要震撼。
云朔二州,是燕国与北方草原部落贸易往来的咽喉要道,每年光是关税,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用这两座富得流油的城池,换一个人?
这燕国皇帝,是疯了不成?
不少官员心中都泛起了嘀咕,但也有些见识深远的,瞬间明白了其中关键。
护道人。
那是每个国家最顶级的战略威慑力量,是皇权最锋利的一把暗剑。
每一位护道人,都是从万千武者中挑选出的绝顶高手,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武力巅峰。
燕国那位护道人,是在数年前,潜入大齐境内执行刺杀任务时,被皇城司联合大内高手,付出惨重代价后才侥幸生擒的。
失去一位护道人,对燕国皇室而言,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用两座城池来换,虽然肉疼,却也说得过去。
宇文太极很满意群臣震惊的反应,他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了谢宁。
“陛下,此乃我大齐百年未有之外交大胜。然交接之事,亦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便可能再生变数。”
“既要护送燕国护道者安然出境,又要顺利接管两座城池,安抚民心,建立我大齐的统治。此行任务艰巨,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他的目光,毫不掩饰地盯向谢宁。
“老臣以为,靖安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汴城的治理中,更是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才干与魄力。”
“由他担任此次出使燕国的正使,再合适不过了!”
“此去,既能彰显我大齐国威,又能让靖安伯这等青年才俊,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为国建功。”
“皇上,此乃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啊!”
图穷匕见!
谢宁冷笑一声。
这只老狐狸,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闻太尉的脸色,在听完的瞬间,也“唰”的一下就变了。
这是什么建功立业的好事?这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护送一个敌国的绝顶高手,穿越千里,回到他的地盘,这其中的风险,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有多大。
那位燕国护道人,在路上会甘心束手就擒?
一旦挣脱束缚,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谢宁这个正使!
更不用说接管那两座城池了。
燕国会那么心甘情愿地把两块肥肉交出来?城中的守军,官吏,豪族,会那么轻易地臣服?
这明摆着是把谢宁往火坑里推!
“陛下,万万不可!”
闻太尉当即出列,急声道:“靖安伯刚刚平定汴城水患,劳苦功高,身心俱疲,实不宜再担此重任。”
“且他年纪尚轻,缺乏外交经验,如此重大的国事,还需老成持重之人主持。老臣以为......”
“闻太尉此言差矣!”
宇文太极一派的文臣立刻站了出来,反驳道:“正所谓英雄出少年。靖安伯在汴城之功,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么?”
“还是太尉是觉得,我满朝文武,除了您这样的老臣,便再无人可担大任了?”
“你......”闻太尉气结。
宇文太极的党羽们纷纷下场,你一言我一语,将此事捧成了一件天大的荣耀,一个非谢宁莫属的使命。
拒绝,就是怯懦,就是辜负了圣恩与朝野的期望。
好一招捧杀之恩!
李庆志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紧紧地攥住了拳头。
他岂会看不出宇文太极的险恶用心?这是要将谢宁调离京城,置于死地!
可偏偏,宇文太极的理由,冠冕堂皇,让他根本找不到直接拒绝的借口。
谢宁看着为自己据理力争,急得满脸通红的闻太尉,心中流过一丝暖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