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猜得果然没错,周根喜家的鱼大量死亡的原因,到底还是被村民们破案了。

就是鱼塘里的鱼太多了,而没有增氧。

虽说是八十年代,可毕竟人们也不是那么的愚昧无知,只是这里从来没有人养过鱼,不懂,

让周晴抢占了先机而已。

只要找个有文化的人问一问,再查一查书上的资料,一切问题就明了。

于是,村里其余两户养鱼的人家,就开始小心地给鱼塘增氧,换水。

而周根喜家经过这两件事情,全家人都老实了许多,在村里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嚣张跋扈了。

这一年的中秋,周晴不出意外地,又卖了七百多条鱼。

村里其余两户养鱼的人家,一家卖了一百多条,一家卖了两百多条。

都是在半天时间内卖光的。

这主要是因为,十里八乡已经兴起了开荒潮,农民手里都有了余钱,所以,就舍得在吃喝上花钱了。

周晴估计,她们家的鱼,还能再卖个一年,大概两三茬左右。

因为中秋之后,她们村已经有十几户人家开始挖鱼塘了。

隔壁村,每个村也都有好几户人家开始挖。

这一带,马上就要鱼满为患了。

这天,周晴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翻看着她托人从县城捎过来的报纸。

“周晴,你还看报纸啊?”隔壁强英家的菜园就在她家菜园旁边,强英手里拿着刚摘的豆角,来到周晴面前,好奇地问。

“没事干,随便看看!”

强英就说:“到底你念过书,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干啥火啥,现在村里都跟你学了呢。”

周晴微微一笑,没有做声。

强英又说:“真的,现在,你可是出了大名了,十里八乡,谁提到你不竖一竖大拇指。”

周晴低声道:“没啥大不了的,就是种个地,养个鱼而已!”

“前几天中秋,我去我外婆家玩,跟我表姐说起你,我表姐就说,可惜你不在她们厂里,要不然,你肯定能当官。”

“哦,你表姐?是厂里的?”

“是啊,我表姐可是江城一个大服装厂里的会计,工资可高了,一个月有一百八十多块呢。”

江城?

周晴心里一动。

江城可是南方一个大省的省会,繁华得很,也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因为地处长三角一带,自古以来就很富庶。

“强英,江城有好几家服装厂,你表姐那个厂叫啥名?”

“叫东风服装厂,电视上都报道过的,好大一个厂呢!”

“强英,那你表姐的命可真好,她是怎么有机会进这样大厂子里的。”周晴问。

“我表姐可不得了,她是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那个服装厂的!”强英自豪地说。

“是吗,强英,那你为啥不去那服装厂呢?”

强英说:“我表姐是打算让我进的,不过,她在厂里也只是个普通会计,管不了车间里的事,而且她去年才分配去,人都不熟。她说,她们厂每年都向外招工,让我自己去报名。”

听到这个消息,周晴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只是,她脸上却不流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那什么时候招工呢?”

“每年十二月份,就是她们厂招工的时候!”强英笑道:“不过,我不想去!”

“为啥不想去呢?这么好的机会!”周晴有些奇怪。

“我——我就是不想离开家,我舍不得家!”强英红着脸解释。

周晴登时明白了,强英一定是家里有了心上人了。

人各有志,她要是能嫁给心上人,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干活,一样能获得幸福。

于是周晴笑道:“强英,你别说,我还想去试试呢!”

“那你去呗,就快到12月份了,你赶紧准备!”强英立刻热心地说。

周晴点了点头。

“对了,我表姐叫何文芳,在厂里做会计。你去了后,有什么事,可以找她,我过年到时候见跟她交代下。”

一股暖流从心里升起,强英真是个好女孩。

“强英,谢谢你!”

强英笑道:“咱两打小一起长大的!”

回到家里以后,汤兰英已经把晚饭做好了,周根民正坐在墙角的凳子上搓麻绳,周雷和周星还没有回来。

周晴一看,饭桌上有红烧鲫鱼,还有萝卜烩肉,就问:“妈,你今天上街割肉了?”

“是啊,现在卖肉的可多了,很多人家的肉都卖不出去了。”

周晴嗯了一声:“妈,很快,我们家鱼塘里的鱼也会卖不出去的。

周根民点了点头:“是的,现在村里的鱼塘越来越多了。”

“爸,今年过年,再卖一茬,开春就不要养那么多了,养个一两百条,够我们自己家吃半年就可以了。再拿去卖,也卖不掉了。”周晴帮她妈把蒸好的菠菜菜馍往碟子里放。

“二丫,那你说,咱们家以后干点什么好呢?”周根民试探着问二丫。

周晴想了想:“爸,鱼塘里的鱼,还有荒地里种的芝麻,再加上咱们家责任田的产出,已经足够我们一家人吃粮油鱼肉了,就是牛肉羊肉,一个月也能吃上两三回。菜园里的菜,自己家养的猪鸡鸭,应该说,是衣食无忧了。”

“可是,小雷还要念书娶媳妇呢。家里得有钱啊!”周根民道。

周晴暗暗点头,觉得自己老爸的思想比以前进步多了。

他应该是尝到了甜头,过日子的劲头更足了。

想了想,她就说:“爸,小雷念书或者娶媳妇盖房子的钱,再卖一茬鱼,应该就够了。要不,你们把菜园地再多开一两亩,种大棚蔬菜吧。

“二丫,一亩园,十亩田,开个两亩菜园,就抵得上二十亩地了,咱们一家三口干个几年,也是好日子!”对于女儿的话,周根民表示赞同。

“爸妈,我想去招工了!”周晴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周根民和汤兰英都吃了一惊。

汤兰英忙问:“招工,你打算去哪里招工?”

“只是打算,我听说江城的服装厂十二月要招工,我就想去试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