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问出口她就知道问岔了,来肯定是要来的。

毕竟若是为大酒楼送菜,成了他们以后推销也都有名头。

人家一听纪家是为酒楼送菜,都会愿意相信一些。

纪文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阿爹说冬小麦不种了,下一季家里地全都改种菜蔬。这事兴许是麻烦些,只是成了,还是受益更多。”

左右争取争取也不费什么,回头他自己再来看看好了。

家里十亩地全都改种菜蔬,已经是纪老爹上个月就决定的事。

几个月前改一亩地还让他犹豫许久,如今十亩地说改就改,竟没有丝毫犹豫。

只因东京城往外十里地,还没出夏就已经快全是一片绿油油的青铜海了。

谁慢一步,就是少赚些钱,他如何也不敢再同上次一般犹豫。

东京的水系发达,码头每日来往人数不知凡几。

东京伏在夜色中,像一头张着嘴的貔貅。

每日都有货物从东西南北往东京运,这些货物从码头四散,很快就消失殆尽。

这座城市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繁华,又因如此天下慕名而来之人更盛。

有人的地方就要吃喝拉撒,别说纪家十亩地,就是方圆百里都种上菜蔬,东京怕是也能全部吃下。

纪文姜换了粗布衣裳,围上头巾跟家里人去地里忙活。

立秋之前地里落苏的老枝,要全部剪掉。

这样立过秋以后还能在抽新枝,继续长。

芫荽、菠菜、大蒜都要种起来。特别是大蒜,可以发蒜苗还能抽蒜薹。

纪家专门分了二亩地种蒜苗,另又种了一亩地的黄韭。

黄韭同蒜薹一样,都是衍生菜色。

韭菜原先采收留下的韭根挑选好的移植,盖上陶罐,或是用稻草扎成簇立起来盖在上面。

总之避免阳光照射,等长成以后就是黄韭了。

黄韭没有韭菜气味那么大,吃起来口感鲜甜清脆。

清炒或混合其他菜来炒,很受东京人喜爱。

黄韭种下后,要每日浇水,定期施肥,管理费些事,却跟韭菜一样是一茬一茬收割。

若养得好,冬日在根部涂上牛粪马粪,移到地窖里还能继续出。

且卖价也不便宜,东京这边种的人不多。

纪老爹原先在绥安的村子有人家种,他学了一手。

前些年每年冬天发一些送到城里卖,也能多少赚一些。

这还是第一次种这么多,怕出了差错,各个韭根都是他精挑细选的。

家里的不够,他又去草市买了许多。

另又种了几分地,原先在王靖之铺子里买的南方种子。

这种子也是萝卜种,不同本地萝卜的是,听说这种萝卜没有辛辣之味,嚼起来有股回甘。

而且最奇特的是,它同柿子颜色相近,因是从胡地传来的,南方人又叫它“胡萝卜”。

王靖之铺子里的伙计很会吹牛,说他们这边少有人种,要是种出来保准是独一份。

纪老爹耳根子软,一下把种子全买回来了。

地里换季,菜蔬少了许多,纪家每日就不再去这么多人进城。

纪大郎留在家里刨地,纪文先与纪文姜去卖菜蔬,又有纪二郎独去送货。

好在带的菜都不多,只为不让老客忘了他们,每日卖的也快。

鸿兴酒楼纪文先去了几次,又没了声响。

纪文先十分郁闷,纪老爹倒是早有预料:“一家人的事当然是关起门来说,哪能让外人道呢。”

还是年纪轻藏不住事,好在他很快想通。

又从新郑门早市的李福,也就是经常给他们占位置的大哥那里,赁了鲜果带去朱雀门卖。

等纪二郎送完货就从新郑门带纪文姜回家,留他一人在城里四处叫卖逗留到下午。

有时生意不好,也有擦着黑回来的时候。

因家里人多次叮嘱不许走夜路,才没有拖更长的时间。

纪文姜又再次感叹:“若是有铺子就好了……”

虽还要进货送货,多少不用像现在这般来往匆忙。

只菜蔬利薄,若是赁铺子又是一笔成本,少不得再找些客源才好。

纪家人早知道兄妹两人主意大,心里存着要赁铺子的想法。

怕她心急,纪大郎又来劝她:“家里才做这几月,就已经有了些样子,何不耐心再等等?”

做生意就是要熬,要等,沉不住气的人可走不到最后。

纪文姜随又沉下心来,或在田间劳作,或在城门奔驰,偶也推推纺车。

这日地里事忙的七七八八,又碰上纪老娘快要生辰。

纪文姜想约王十娘去城里,去了王家先看到熟悉的身影,不禁喜从中来。

“靖之哥哥?”

王靖之回过头,看是纪文姜心头一悸。

倒不像之前那般自在,又是唤她“小姜儿”,又是嚷她进屋的。

纪文姜还没发现端倪,笑着上前问他什么时候到家的。

王靖之说:“前几日回来的,刚从城里回来。”

他语气不如从前自然,纪文姜心思敏感,听出哪里不对。

迟疑了一下才说:“我来找十娘,她在家吗?”

王靖之唤了一声,王十娘在屋后应了一声叫纪文姜过去。

纪文姜看王靖之不像有话要说的样子,就去了后院找王十娘。

王十娘正在后院挖坑种花,纪文姜上前好奇的问:“这是什么花种?”

“俺不知道咧,是俺那闲得慌的兄长带回来的。”

轻轻捏了捏有些枯黄的花叶,纪文姜才轻声问了一句:“是从南方带回来的吗?”

王十娘说她也不知道,纪文姜站旁边盯着看了一会。

听到有人过来,又回头看王靖之站在前屋墙角正往这边看。

两人对视一眼,王靖之先移开了视线。

纪文姜扭过头问王十娘:“明日我要进城去给阿奶买东西,你同我一起去吗?”

“好啊,明天正好赶上大相国寺的寺市开门,俺们不若去那里逛逛吧。”

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佛殿周围的廊道、庭院等地,供人摆摊交易。

飞禽猫犬,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又有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笔墨、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

寺中师姑还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