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格外浓重。玄字院的地面已经被凛处理得干干净净,仿佛昨夜那场短暂而血腥的冲突从未发生过。陆九的尸体连同那两名黑衣杀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一丝血腥味都未曾留下。
孤的手段,干净利落得令人心寒。
凛站在自己的房门前,望着隔壁那扇紧闭的房门,心中思绪万千。昨夜孤展露出的恐怖实力和守陵人身份的确认,以及他对“引魂铃”的了解和警告,都让她对这位“同僚”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高度。他们之间那脆弱的“有限情报共享”同盟,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得摇摇欲坠,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孤知道她在格物司利用陆九获取信息,也知道她最后被陆九找上门,甚至很可能目睹了她被追杀、祸水东引的全过程。但他选择了出手,却又放走了一个活口,还“好心”地警告她“引魂铃”的危险……他到底想做什么?是想通过展现实力来震慑她?还是想借此机会,将她彻底绑上他自己的战车?抑或是…他对她这个“夜昙府火种”的身份,有着某种特殊的、不为人知的态度?
凛想不明白,索性不再去想。与孤的博弈,将是一场漫长而危险的暗战,急于求成只会暴露更多破绽。
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昨夜发生的事情,“合理”地汇报给沈仲。
这同样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她不能完全隐瞒,因为孤必然也会汇报。但她也不能全盘托出,特别是关于陆九最后的遗言和那个“引魂铃”。
她构思了一个版本:声称自己在档案室研究卷宗时,突然察觉到外部有异常能量波动和打斗声,出于警惕前去查看,却发现一名格物司司吏正被两名身份不明的黑衣人追杀。在试图援助时遭遇反击,孤校尉及时出现,共同击退了敌人,但陆九不幸身亡。黑衣人似乎是冲着陆九掌握的某些秘密而来,现场未能留下太多线索,但可以肯定与之前袭击她的势力有关。
这个版本,既解释了冲突的发生,承认了孤的出场和实力,将陆九的死归结于意外,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偶然卷入、奋力自保、配合同僚”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身的嫌疑。至于孤会如何汇报,又会如何评价她的“表现”,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她唯一担心的,是沈仲是否会怀疑陆九为何会在深夜出现在玄字院附近。但考虑到陆九之前就表现出的对古虞秘术的痴迷和可能存在的“私下研究”,以及听风阁内部混乱的局势,一个“不慎发现秘密而被灭口”的理由,也并非完全站不住脚。
天色微亮,凛便主动找到了张文吏,请求紧急面见沈仲,汇报“昨夜玄字院遭遇的突发事件”。
张文吏听到“突发事件”四个字,脸色微变,但并未多问,立刻前去通报。
很快,凛再次来到了静思居。
这一次,书房内只有沈仲一人。他似乎早已知晓了昨夜的动静,脸上看不出丝毫惊讶,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探究。
“说吧,怎么回事?”沈仲开门见山。
凛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配合着恰当的表情和语气,条理清晰地汇报了一遍。她重点强调了黑衣杀手的诡异实力和与之前袭击者的相似性,以及孤校尉的“及时出现”和“强大实力”,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被意外卷入、奋力自保并最终依靠同僚才化险为夷的角色。对于陆九为何会出现在那里,她则表示“不知情,或许是碰巧路过,也或许…是被凶手一路追杀至此”。
沈仲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凛无法判断他是否相信了自己的说辞,或者…他早已从孤那里听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孤校尉也向我汇报过了。”待凛说完,沈仲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他描述的情况,与你所说…大致相符。”
“大致”两个字,用得极其微妙。意味着细节上存在差异?还是沈仲刻意为之,想看看凛的反应?
凛心中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属下当时情况紧急,又受了些惊吓,细节之处若有疏漏,还请主事明察。”
“嗯。”沈仲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看来,那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已经开始狗急跳墙了。连格物司一个不起眼的小吏都不放过,可见穆雍长老触碰到的秘密,确实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他似乎很自然地接受了陆九是“因为发现秘密而被灭口”的说法,并将其归咎于“沙哑声音”势力。这是否意味着,他并未怀疑到凛和陆九之间的私下接触?还是…他在故意引导方向,将水搅浑?
“那个陆九,”沈仲看似随意地问道,“他平日里除了痴迷那些古怪图谱,可还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或者…与什么特别的人有过接触?”
这是在试探凛是否知道更多关于陆九的内情!
“属下与陆司吏接触不多。”凛回答得滴水不漏,“只知他性情孤僻,不善交际。至于有无异常…属下之前向他请教符文时,感觉他对古虞王朝的某些秘闻,似乎…了解得比卷宗记载的要多一些?或许…是他自己私下研究时,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