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陆晓那档子事之后,陆赟便回了陆家。
依然是一个月色如水的深夜,他踩着月光推开了书房的门。
屋中点了灯,他习惯了进入时是一片黑暗,这让他戒备心大起。
在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类似某种甜味食物的气味之后,他知道是谁在他的书房游荡。
在博古书架下,一个纤瘦的小背,垫着脚,正在够书架上的某本书。
他的小妻子绝对是他现在最不想看见的人,尤其是在他听到那则有关他被人戴了绿帽的谣言之后。
成亲之前,无论她和唐越有过多少次夫妻行为,他都不感到意外。
但是她那个可怜的妹妹不应该四处去宣扬。
他已经给过她警告了,永远不要伤害陆赟的妻子。
鉴于小宋瑜是一个如此多愁善感的人,只是被他亲吻一下就会绝食抗争,他没有像处理陆晓那样解决宋瑶。
只是给她吃了几个耳光,依然让她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姨娘生活。
愚蠢的宋瑶,认为陆晓不娶她的原因是宋瑜嫁给了自己,而不是认为陆晓只是把她当做一个用来睡觉的妓女——还不需要花钱。
宋瑜还是没有够到那本书,陆赟叹了口气,走到她身后,轻而易举地取了下来。
这无疑又将她吓了一跳,迅速地跳开,捂着胸口瞪着他。
这让他想起来不久前两人的那次争吵,他用最尖锐的语言回避了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当他说完那番话之后,看到她像只淋了雨的猫一样的表情,当时他就感到了懊恼。
他原本想要去跟她说点什么,道个歉诸如此类的,但是被白玉莲打断了。
一直到现在。
他正要开口,宋瑜却只是表情平静地将书从他的手中接过,对他微微一笑:“公子既然回来了,我先回去了。”
她很平静,面不改色,脸上展露着淡淡笑颜,陆赟却能感觉到其中的冷意与刻意保持的距离。
这样也好。
他没再开口,看着门在宋瑜身后关上。
次日清晨,宋瑜正在给猫草浇花,听见书房门被打开,后背顿时绷紧,过了一会儿,陆赟的脚步靠近。
她侧身,对他福了福身,行了个礼。
陆赟微微点头,视线没有在她身上停留,径自推门离去。
宋瑜看着他逐渐远去的颀长背影,逐渐隐没在蒙蒙晨雾中,天还没亮呢,他起这么早是要去做什么?
陪白姑娘用早饭吗?
之后陆赟每日都会回家,早出晚归,二人偶尔碰面,也不过点头之交。
多半时候陆赟回来时,书房里都会亮着盏灯,这代表宋瑜在他这里看书,陆赟已经渐渐习惯。
两人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共处一个空间。
方嬷嬷既宽心,又着急。
两人眼瞅着好像有了感情,又好像没什么进展啊。
方嬷嬷又让门子去请宋瑜的家人来陪她,这回嬷嬷专门交代,千万不要请错了人,一定务必得请宋瑜的母亲。
当然不会请错,宋瑶现在人在扬州。
这次来的是芸娘,还有宋瑜的那个小闺蜜小梅。
母女说了一会儿话,芸娘将宋瑶跟陆晓私奔的事儿,隐晦地说给她听。
宋瑜又意外又不意外,只点了点头,心中希望妹妹能够平平安安就好。
芸娘知道小梅与闺女关系好,便假借去院子看看宋瑜种的草,让两个小姑娘待在一起说说贴心话。
芸娘一走,两个女孩子就拥抱了在一起,落了一脸盆的眼泪,抽抽噎噎的,好一会儿才止住眼泪,携着手坐下,互相问对方的近况。
宋瑜没什么好说的,就眼前这点的生活,简简单单。
小梅却不一样,她说她爹嫌她挣的少,要把她卖去给人当丫鬟,她不乐意,跑了出去,看到街上有人招工,说去城郊一所宅子给人当丫鬟。
但签的不是卖身契,是活契。
一年一签,工钱一个月有三两银子,按月结,比死契还要高。
小梅就去了,本以为没戏,还真被选上了。
“你去看了吗?可别不是拐子。”宋瑜担忧道。
“我都干上了,我都在那儿干了半个月了,活计可轻松了,就端茶倒水,陪主子爷说话解解闷,简直跟捡钱似的。而且,半个月一休,今儿我休息,正好看见你娘要出门,你娘害怕,我又想你,就跟着一块儿来了。”
“你伺候的那个人,是男的?”宋瑜小声问,“他不会对你动手动脚吧?”
小梅脸一红:“你说什么呢,他比我爹还老!”
“老怎么了,老也不代表不会——”
“你放心吧,他不会。”
“为什么?”
“因为他病了,病的很严重。每天都要喝很多药,见很多大夫,病也不见好,我觉得——他撑不了多久了。”小梅声音低落下去。
“你是因为这份工作干不长久难过,还是觉得他快死了难过?”宋瑜看着小梅问。
小梅想了想,半天道:“都难过。”
“你能说说是什么病吗?怎么看了这么多大夫都治不好呢?”宋瑜好奇道。
小梅歪着脖子想了会儿,将陆岚的病症描述了一遍。
宋瑜眼睛微微眯了眯,这分明就是糖尿病的病症啊。
难道这个世界对这个病一无所知吗?
糖尿病在现代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只要控制饮食,保持血糖稳定,寿命还是很长的。
“你那位主子爷,平日里饮食是不是总是很油腻,油炸、甜食也多,每次吃好几碗饭?”宋瑜问。
“对!你怎么知道!”
“他现在是不是眼睛开始看不清东西呢?朦朦胧胧的?”
“是啊!二老爷总念叨着,估计自己快瞎了。”
“小梅,我悄悄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你可以先这样试试。”
宋瑜的外婆就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不肯控制饮食,不忌口,人又很倔强,从发现病情到去世只有短短五年时间,医生的说法是,控制得好再多活三十年都没关系。
因此,宋瑜对糖尿病非常了解。
她说:“你让那位老爷吃饭前多走动走动,最好是能微微出汗,走上一刻钟,最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