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好日子在后头
“素梅,南城那边是不是比庐阳发展得好?”有个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同学问她。
“我女儿80年参加高考,是她高考结束到南城读书,我们才跟着她过去,当时整个城市情况跟现在的庐阳相近,百废待兴。”
“这两三年南城政府不停改革尝试,紧跟随羊城等大城市的行动方向,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变化特别大。”
“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政府也重点扶持私营厂发展,提供的帮助福利挺多,也鼓励个体经商,沿街的商铺门店基本全开起来了,政府还规划了农贸市场及赶集点,专供周边农村商户来摆摊卖货,另外修路修桥建各种公共设施,还开始了商品房建筑买卖。”
一听都有商品房买卖了,对方微惊:“政府组织筹建的商品房?”
“对,其实从前年就开始尝试了,第一批商品房在去年初就卖完了,当时因为是尝试阶段,房子数量不多,但买的人特别多。”
“初次尝试效果好,政府立即开始了第二批,我家都在第二批房中买了两套。”
见她一出手买了两套房,秦绢忙问:“素梅,什么价格?”
“两居室1580,三居室2150,带小厨房和厕所,很标准的套间,安装好了水电,地板墙面都粉刷好了,带有门窗,至于其他的就得自己添置。”
“这个价格比我们这边贵。”有个家属说。
“嫂子,这是新建的房子,全新的楼梯房,比我们平时常住的房子要好很多,房间内部面积大,两居室有七十多平,三居室有一百平呢,折算下来其实不贵的。”
“哦,哦,这么大啊,那算下来是不贵了。”
“照这样看的话,南城是比我们这边发展得好,我们这边别说商品房了,私营经济都还没彻底放开,开店干个体的不多,摆摊的更是少。”
“南城政府敢于尝试敢干啊,我们这边过于保守,领导们不敢轻易尝试,他们怕出岔子啊。”
“我听说羊城那边发展更快,真是遍地都有黄金捡呢。”
“羊城是发展得快,也不是说遍地有黄金捡,但只要你勤劳肯干,不怕吃苦受累,赚钱机会特别多,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
“素梅,你怎么知道?你去过羊城?”
“我儿子是在羊城长大的,我以前也去过一次,他当年被仇人偷走,后来......”
他们这边同学在叙旧聊事,林佑康这下也送饭到医院来了,他昨晚和今天白天去两个书店帮着整理书籍了,是请万屏送饭来医院的。
他来时,李贤元正在叠衣服,见到他就说:“那个小万说你很忙,就别送饭了,我去食堂吃就好。”
“素梅开了两个书店,你来的那天刚好订了一批货,昨晚上送货来的,他们母子俩不在家里,我去帮忙整理了下,已经弄完了。”
林佑康给他送了饭菜来,还提了一沓报纸杂志,放在旁边的柜子上,“闲得无事时,看看打发时间。”
“好。”
李贤元在床上坐下,问他:“开了两个书店,平时是请人看店吗?”
“嗯,两个店各请了三个人,素梅隔两天去看看。”
林佑康刚在家里吃完饭才来,将饭盒都给他打开,又笑着跟隔壁床的老爷子说话:“老爷子,好些了吗?”
“托你惦记,好些了。”
老爷子正侧躺着,笑看着他们这边,跟他聊起:“昨天你走后,我孙女才告诉我,你是谨为的岳父,上回**双喜宴上,她见过你们一家四口。”
林佑康闻言笑了下,“那天宾客挺多的,我没多留意,没认出您孙女来。”
“你们夫妻俩生育了一双好儿女啊,两个孩子都培养得很优秀出色,你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老爷子笑着道。
这位老爷子是江家圈子里的,定是有头有脸的,他肯定对家里的事情了如指掌,林佑康谦虚了句:“我在农村乡下长大,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跟我媳妇认识时,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后面也没陪过孩子们,他们成长得优秀出色,功劳都在他们妈妈和老师。”
他们说话间,老爷子的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