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丞相1
“又当官?”方知意低头看看身上的衣服。
小黑答道:“不过不太一样。”
“嗯?”
“你是大反派。”小黑思索了片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你确实是大反派。”
“哦?”
剧情送来。
这是个古代王朝,重文抑武,就导致胡人频繁扰边,而自从方知意上位之后,燕国直接就丢了三分之一。
原因是他不愿意打仗,皇上也不愿意打仗,太上皇也不愿意打仗。
于是就是一味的割地求和,甚至还有各种赔款。
不少主战的大臣都被打压了,有的免官,有的愤而辞官。
但是方知意可不怕这个,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行。
他的名声很烂,至少在民间是这样,贪图享乐,蒙蔽圣上,克扣军饷,打压忠良,简单来说一个大奸臣该干的事他都干了。
虽然朝廷成了这般模样,但还是有不怕死的忠臣站出来。
比如凉国公家里的小将魏开远,他家是先帝亲自封的国公,**罔替,满门忠良,见到外敌入侵,朝廷却一味退让求和,甚至有迁都的想法,魏开远的老爹气病了。
魏开远转头一想,干脆拿出家里的钱自费组织了一支义军,打着救国的名号就北上了,他是个会打仗的,脑子灵活,连战连捷。
消息传回皇都,朝廷震动,百姓奔走相告。
但是悲剧也发生了,朝廷派出人急召魏开远回朝,魏开远在忠君和保国之间选择了忠君,他无论如何也是燕国的将领,不回去岂不是成了叛军?
他这一回去百姓夹道相迎,魏开远却高兴不起来。
面见了圣上后,圣上也赞扬了他的举动,并且发话给他的魏家军一个正式的番号,由朝廷发放军饷,这让魏开远喜出望外。
当天圣上还摆下酒席宴请了魏开远,方知意等人作陪。
魏开远是看不上方知意的,他很清楚这个丞相屁都不会,但是碍于面子倒是也没有说什么。
谁知就是这场宴席过
后一则惊人的流言在皇都传开魏家自恃功高蔑视圣上另外接到密报魏家与胡人有所勾结先前的胜仗都是双方商量好的实际是为了魏家篡夺皇权。
谋朝篡位的罪名很重。
魏家当天就被皇室的暗卫控制住了随着一项项的罪名被“查实”魏开远知道自己被冤枉了但是圣上正在大怒之中压根不想见他。
唯一来见他的只有方知意。
看见方知意他知道了一切的问题根源。
都是这个奸臣。
魏家被满门抄斩方知意亲自监斩。
许多人都知道魏家是被冤枉的但是没有人敢说魏开远死后他的魏家军也打散编入了其他军队胡人缓过气来愤怒的找燕国的皇帝要说法。
皇帝再次答应割地赔款此举也点燃了百姓的怒火这边胡人暂时安抚住了那边百姓开始起义了他们喊着清君侧的口号势头越来越大。
皇帝也醒悟了过来丞相方知意在朝会上被拿下念在他为一国丞相最后杖责三十后发配了边疆。
同时皇帝招安了义军义军那边见到方知意被拿下了也都纷纷偃旗息鼓。
当然最后燕国还是完蛋了只不过又延续了两代皇帝。
而方知意被流放后遭到了不少打击报复他本来就树敌众多最后凄惨死在了流放的路途中。
死后他的奸臣名号跟了他上千年。
“.”方知意抿抿嘴原主这个智力水平怎么当的丞相?
此时的他站在大殿上上面的皇帝正皱着眉头。
“众位爱卿关于凉国公府的魏开远组建的义军你们怎么看?”
众大臣你看看我
此时那些主战派要么被排挤出了朝堂要么直接被罢官免职朝堂上这些人都是一心求和的。
方知意感觉到皇帝时不时看向自己。
**想要老子背锅?
他没有说话最终还是他身后的大臣站了出来:“禀告陛下老臣认为魏开远此
举太过危险,容易激怒胡人,如果胡人反扑,我大燕子民必将遭殃啊。”
有人表态了,就有其他人附和。
皇帝依然时不时看一眼方知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