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怎么又是他?
“哦?”
孔涅有些遗憾,做研究就是这样,你在做,别人也在做,如果别人比你先做出来,那你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不再有意义。
幸好他这位学生才做了半年多,沉没成本还并不是夸张。
回到办公室,点开学生发来的链接,孔涅开始研读起来,《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当然有纸质刊物发行,但实体刊物发行往往会比OA版慢许多,他等不到那个时候,也没必要。
毕竟是自己的学生,他准备先看看这篇论文,再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一条新的出路。
他擅长的领域虽然是非交换几何,但他这个级别的大佬对于其他数学领域也都是颇有研究的,还不至于看不懂丢番图方程的论文。
只花了半个多小时,他就完成了验证。
的确是颇有巧思的一篇论文,尤其是论文中提出的弦切加法,很有意思,让三次丢番图方程的求解变得简单了许多,已经降到了可以人力求解的量级。
研读完论文后,他才想到什么似的向上滑动滚轮,看向论文作者一栏,刚才他只是稍微扫了一眼,发现不是熟悉的人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看论文了。
现在看完论文,他对这位作者产生了一丝兴趣。
“huichen?”
“嗯?”
“也是个华夏人?”
孔涅有些皱眉,他虽然稍微研究过一番华夏的语言,但这门语言太难了,他到现在都还对华夏人的姓名搞得不是很清楚。
“还跟他上午遇到的那个学生同名同姓?”
“总不能是同一个人吧?”
孔涅赶紧放弃了这个离谱的想法,上午那个孩子还只是个高中生,他这个年纪,哪怕是舒尔茨,也都还没发过这种水平的文章。
虽然不觉得这个猜测有任何可能,但左思右想,心中总感觉有猫爪在挠,孔涅还是拿起了桌边的电话。
“嘿,霍夫曼,老伙计,你最近还好吗?”
很快,电话接通,孔涅爽朗的笑着说道,德法虽然历史上关系不怎么样,但两国的数学家因为地理关系,交流算是比较多的,互相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正好,他认识《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的主编霍夫曼。
“好得不得了!”
霍夫曼沙哑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但你打扰我午休打来电话,恐怕不只是想跟我闲聊吧?”
巴黎与伯恩大学处于同一时区,这个点的确正是午休的时间。
“当然,什么都瞒不过老伙计的慧眼!”
求人办事,孔涅也是相当给面子。
“哟,什么事儿值得你这般低声下气?”
对面的霍夫曼也是坐直了身子,“要是太为难的事情你还是不要说了,我怕拒绝了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霍夫曼语气不是太好,身为期刊主编,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他有自己的原则。
孔涅哭笑不得,“你呀,还是这一身臭脾气。”
“放心吧,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我看到《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最新刊载了一篇,关于三次丢番图方程特殊解法的论文,我想知道这位作者的信息。”
孔涅索性直接说道,他担心继续叙旧下去霍夫曼会直接挂电话,他知道,霍夫曼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
霍夫曼还以为是什么事。
这种信息通常在期刊官网是可以直接查看的,包括作者的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联系方式。
“huichen,是一位华夏的数学家,单位是江城大学,联系方式我待会儿发你邮箱。”
霍夫曼毫无保留的脱口而出,他正好也对这篇论文作者有点印象,“老伙计,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江城大学吗?!”
听到这个名字,孔涅悚然一惊。
他想到了徐志远自我介绍时的工作单位,正是江城大学!
所以,难道这篇论文的作者真是那个小家伙?
“我倒是有些好奇,你为什么会忽然对这位作者感兴趣?”
电话还没挂断,霍夫曼好奇的声音传了过来。
犹豫片刻,孔涅最终还是开口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今天上午我遇到个很有灵气的小家伙,是来萨克雷大学参加今年IMO的选手,今年才十六岁,也叫huichen,也是来自江城大学!”
哈哈哈哈……
话筒中传来畅快的大笑声。
霍夫曼肆无忌惮的笑着说道,“老伙计,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
“IMO只允许中学生参加,而江城大学是大学,大学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IMO,他们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来如此!”
孔涅恍然大悟,事实也的确应该如此。
……
下午陈辉并没有再去萨克雷大学,而是留在酒店房间中学习,萨克雷大学自习室并不好找,至少对于他这样一个外来者,不是那么方便,他可不想再发生像上午那样的误会。
【恭喜宿主,发表一篇一区SCI论文,自由属性点+1】
忽然,眼前弹出一条弹幕。
yes!
陈辉露出开心的笑容。
算算时间,分数陈类那篇论文投稿也才不到五周,竟然直接就发表了,看来杜克数学杂志的效率还是很不错的,以后谁要是再说西方人工作效率低,他可就不同意了。
大师兄之前也在微信上跟他说过,投稿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往往需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漫长的改稿才能正式发表。
没想到他竟然一次就过了,还真是幸运!
可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区SCI论文,也只获得了一个自由属性点。
也不知道发四大能不能多得几个自由属性点。
没什么好犹豫的,“创造力,给我加点!”
以前的他对创造力爱答不理,写论文之后,他才尝到创造力的甜头,现在自然要赶紧补齐能力。
【宿主:陈辉
洞察力4级:(4.1/5)
判断力1级:(1.8/2)
创造力2级:(2.5/3)
记忆力3级:(3.6/4)】
看着自己发展极不均衡的基础属性,陈辉暗自摇头,他现在真是太缺自由属性点了!
做完这些,他才打开自己的大米笔记本,登了邮箱,果然,在收件箱中他找到了期刊给他发来的收录邮件。
但并不是《杜克数学杂志》的,而是《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
陈辉也没想到,晚发了近两周的丢番图方程论文,竟然还先发表。
搞半天,竟然上错了坟。
果然,德国人,行!
米国人,不行!
第二天,依旧是早上九点半,大家在考场外集合,只是今天大家看向陈辉的眼神都变得古怪起来,显然,只是一个晚上,陈辉昨天的事迹就已经在他们这些参赛者中间传开了。
高振眼圈有些发黑,看起来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不过这些跟陈辉都没有关系,进入考场,等待试卷下发,然后做题。
今天的题目明显比昨天要难许多,第一道几何证明题就需要证明一条引理,再通过这条引理来完成接下来的证明。
第二道题第一问的证明非常简单,只要看懂了题目,就能轻松证明,第二问用归纳法也能解答,虽然稍微复杂了些,但思路还是很自然的。
第三题就有些奇怪了,涉及到数论和空间想象能力,想要解答这道题,需要的就不再是知识储备,而是单纯的对数学的敏锐和逻辑思维能力。
每次IMO上都会有这样一道题目,否则,光是刷题就能拿到金牌,IMO可不喜欢这样的金牌得主。
不过这样的题目对于现在的陈辉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小儿科,全程只用了三十分钟,他就再次走出了考场。
希望这次能够获得自由属性点吧!
虽然期待,但做完之后,陈辉就彻底将这件事放在一边,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的研读中。
袁新毅给他的论文涉及领域极为宽泛,虽然难度不算太高,但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天陈辉也才不过看了不到十分之一,但他也乐在其中。
这一次李泽翰他们几人没有出现在考场外招摇过市,即便以他们的实力,做完之后也没有剩下太多的时间,他们也不敢大意,抓紧利用不多的时间进行检查,IMO金牌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直到四个小时全部用完,考生们才陆陆续续从考场中走出来,昨天不少人脸上挂着的笑容,今天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