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秦王:我是王爷!张烈:骂的就是王爷!
被称作张烈的男人,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用纯正的汉话,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滚!”
声音不响,却充满了压迫!
骨咄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了看张烈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汉子,最终还是没敢发作。
他怨毒地瞪了陈平川一眼,撂下一句狠话:“小子,你给我等着!”
然后,便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跑了。
危机解除,陈平川却丝毫不敢放松。
因为,院子里几十个人,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
张烈转过身,审视着陈平川和秦王,那目光,像鹰隼一样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
“中原人?”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有力,“为何在此惹是生非?”
陈平川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多谢壮士出手相救。我们叔侄二人初到沙州,见那恶霸欺凌同胞,一时没忍住,这才……”
他隐瞒了**,只说是路见不平。
张烈听完,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道:“沙州城,每天都有人被打,每天都有人**。你们救得了一个,救得了第二个吗?”
他的话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沧桑。
“此地不宜久留,骨咄禄那人睚眦必报,很快就会带更多人来。”张烈挥了挥手,“收拾东西,我们马上撤离。”
他手下的汉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磨好的兵器打包,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是训练有素。
张烈看了看陈平川他们:“你们,跟我们一起走。”
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陈平川和秦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跟着这群神秘的汉子,总比落到骨咄禄手里强。
他们被带着,穿过几条小巷,离开了沙州城。
在茫茫戈壁上行走了大半夜后,一座比沙州城更加雄伟、也更加破败的古城,出现在他们面前。
敦煌。
这里,就是这群汉子的最终据点。
城中,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却能看到许多汉子在城墙上巡逻,操练。
在一处高大的角楼上,一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那旗帜已经破旧不堪,颜色也褪得厉害,但依旧能看清,上面用血色丝线,绣着三个遒劲的大字。
归义军!
秦王祝衡看到这三个字,身体猛地一震,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归义军……竟然……竟然还在……”他失声喃喃。
陈平川虽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从秦王的反应和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他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这是一支,被大业朝廷遗忘在西域的,孤军!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汉人最后的风骨和脊梁!
……
敦煌城内,景象萧条,满目疮痍。
虽然这里是归义军的最后据点,但城中百姓同样面有菜色,物资的匮乏显而易见。
张烈将陈平川一行人带到了一处还算完整的宅院里,这里似乎是归义军的议事厅。
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西域堪舆图,上面用朱砂标记着一个个地名。
甘州、西州、于阗、吐蕃……
归义军的据点敦煌,就像是**中的一座孤岛,被四**大的异族势力团团包围。
张烈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几个心腹将领。
他亲自给陈平川和秦王倒了两碗水,这才缓缓开口。
“你们中原人,恐怕早就忘了我们了吧。”张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
他的祖父,正是归义军的创始人,一代名将张议。
百年前,大业朝国力衰微,无力管辖西域,河西走廊尽数陷于吐蕃之手。
是他的祖父,不忍汉家衣冠沦于夷狄,在沙州揭竿而起,率领沙州各族义士,浴血奋战十余年,最终光复河西十一州,将版图重新纳入大业。
朝廷大喜,册封其为节度使,赐军号“归义军”,命其世代镇守西疆。
“何等风光,何等荣耀。”张烈苦笑一声,“可那又如何?”
随着大业朝廷的内乱和衰败,对西域的控制早已名存实亡。
粮饷断绝,援兵不至。
归义军,这支曾经为大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军队,就这样被朝廷彻底遗忘在了这片风沙之地。
“百年来,我们就像一群没爹没娘的孤儿。”一个年轻将领愤愤不平地说道,“东边的甘州回鹘,南边的吐蕃部落,都在一点点蚕食我们的土地。我们只能困守在这小小的沙州和瓜州,苟延残喘!”
秦王祝衡听着,脸上火辣辣的,羞愧得无地自容。
作为大业的王爷,他甚至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