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怎么不跟太阳肩并肩
第三十六章怎么不跟太阳肩并肩
时间线来到了2009年6月17号。
蜀省这边,6月18号、暨明天出高考成绩,然后就是填志愿和返校日。
可以预见,不少高考生的逍遥日子要到头了。
许多人都开始焦虑,其中就包括黄博文。
早晨陈让去他家早餐店帮忙打下手,哥俩挤一张桌子吃早餐时,这家伙一直抖腿,搞得陈让就很烦。
“大黄,能别抖了么,早晚把狗腿给你打折了!”
“不是,小陈,明天就出高考成绩了,你就一点不紧张?”
“额,我为什么要紧张啊,你是不是忘了为父乃是准清北境的宗门圣子?更别说我还有大气运护体,高考押中了作文题目,我甚至能上清北调档线!”
“……”
黄博文感觉某人在凡尔赛,而且有证据。
“小陈,那话又说回来,你要真上了清北调档线,你会去么?”
“不会——”
陈让摇了摇头。
“为啥?”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你好奇心那么重干嘛——”
陈让白了黄博文一眼,并没有跟他解释。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其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清北“圣子”太多了,他真去了,很难出头的。
出不了头,就得不到校领导重视,前期就薅不到学校的羊毛,这显然不利于他创业。
而且人家清北有自己的校园企业,且都做得比较成功了,他陈富贵想后来居上、难度同样不小。
其二,则有一些**方面的考量。
他创业到了一定规模后,肯定是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的。
要一开始就跟帝都那边的官员打交道——实话实说,陈总没那个底气。
也很难让当地政府真正重视他,给他前期必须的政策扶持。
那可是帝都啊,不知道汇聚了多少“渡劫期大能”。
譬如——那个拿着冷冰冰四十个亿准备做手机、那个叫“军儿”的男人。
哦,对了,这事儿后来“军儿”辟谣了。
第一,不止四十个亿。
第二,不是冷冰冰的。
基于同样的原因——帝都不行,魔都自然也不行,连带着江浙沪都不用考虑。
真正适合他创业地方——首选其实是深圳。
但是深圳这个地方,有个鸡儿的高校啊,就一个深大,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放在后世还算有些牌面,双非中的顶尖,但是在09年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说是啥也不是。
直接就被排除了。
然后就是广东——粤省可以倒是可以,譬如中大就非常不错。
问题在于陈让吃不惯广东菜,也过不了语言关啊。
未必让他操着一口椒盐普通话,去跟当地那些个讲粤语的官员和领导们交流?
画面太美了,陈总不敢想。
思来想去,蜀大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甭管有没有水分,蓉城都有个新一线之首的名头啊,成渝都市圈,也是国家要大力扶持的经济区。
眼目前这个时间节点,甚至还能借上西部大开发的东风。
而且蜀大隔壁还有电子科大,背靠两所九八五的资源和人才库,足够满足陈总的前期创业需求了。
至于中后期,要到帝都、魔都还是深圳进一步发展,那就再说嘛。
到时候他陈富贵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想着这些,吃完面条后,陈让抬头,看向正在攒劲儿给客人下面条的大黄爸。
“黄叔,我爸让我问你,今天下午有空不,把咱婶子也叫上,一起去江边整个自助烧烤?”
“可以啊。”大黄爸乐呵呵的样子,“早就想跟你爸聚聚了,那就今天下午吧,风清日朗,是个好天气。”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
由陈立青和李凤琴夫妇组织的聚餐,除了黄博文一家,来参加的、还有夏灵珊一家。
老陈跟大黄爸是战友,李女士跟夏灵珊妈妈则是闺蜜,三个家庭,倒也不是第一次一起聚餐。
高考结束都快十天了,终于能够再次见到陈让,夏同学非常的重视,一大早就出门了,专门做了个头发,还顺便画了个美美的妆。
横穿德州市区的这条江名叫沱江,蜀省有个白酒叫沱牌,这个沱便是沱江的沱。
天气好的缘故,沱江之畔,有许多人在搞家庭聚餐,其中不乏年轻漂亮的姑娘,可谓莺莺燕燕、各有风情。
夏灵珊一到,妆容清冷中又带着俏皮的她,瞬间就把所有姑娘都比了下去。
便是江边在夏风中摇曳生姿的许多野花,譬如三角梅、太阳花和矢车菊等,跟她一比,也是相形见绌。
出门时,夏同学挺有自信的,觉得陈让一定会喜欢她今天的打扮。
可是理想有多丰满,现世就有多骨干。
陈让这家伙,只淡淡瞥了她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然后招呼着黄博文,继续捣鼓着烧烤架和木炭。
夏灵珊很受伤,眼中满满都是失落。
知女莫若母——边上张倩看着,苦笑着叹了口气。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
要怪就怪她女儿,以前对陈让的态度,太理所当然了吧。
肯定也怪她老公,实在太溺爱女儿了,以至于夏灵珊都十八岁了,却还没有真正的尊重人,更没有真正爱一个人的能力。
陈让和黄博文哥俩,动手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忙活小半个小时后,成功捣鼓出来两个烧烤架。
大人们一个,他们三小只一个。
讲道理嘛,谁聚餐跟大人一桌啊,搞得大家都不自在。
很快烧烤开始——三家大人,边烤东西边聊天。
聊天内容七七八八。
陈立青跟大黄爸,偶尔会讲一些部队上的事儿,夏灵珊的老父亲老夏,时不时也插两句嘴,完美扮演了捧哏的角色,让老陈和大黄爸哥俩都非常受用。
要不说人家老夏干工程能够风生水起呢,这情商和语言组织能力,杠杠的,绝对的社交牛逼症。
聊着聊着,话题顺理成章的、转移到了三小只的高考成绩上面。
毕竟明天就要出高考成绩,甚至今晚过了十二点、就能网上或者电话查分了。
老夏全名夏援朝,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
他嘴上叼着根软华子,边给手上几串鸡翅膀刷油边咕哝:
“陈主任,要说聪明,还是你家小陈聪明,这不后期稍微一发力,就把我们家灵珊,还有黄博文给甩后面去了,三诊干了个全班第一……高考正常发挥的话,怕是能上清北吧?”
夏援朝这几句话,陈立青还是挺受用的,表情控制不住的有些小嘚瑟。
当然该谦虚还是要谦虚的。
老陈笑着说:“这个啊——老夏,清北哪有那么好上的哟,我们两口子,倒是没有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陈让高考只要能上个九八五——譬如蜀州大学——就算我们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
此时孙倩接过话茬儿:“老陈,蜀大牌子也够硬了,起码在川内够硬,我们家灵珊,要发挥好点,大概也能踩线进蜀大的,陈让也去的话,到时候俩孩子一起,也有个照应。”
这个时候,大黄爸和大黄妈就插不进去嘴了。
黄博文撑死就是个下游211水准,不可能上蜀大这所西南第一985的。
好在两口子都是那种容易知足、不胡乱攀比的性格。
别说黄博文大概率能上211,他就是考个双非普通一本,两口子都不会责怪他的。
黄博文多懂事啊,打小就没让他俩操过多余的心。
上不了九八五,纯属他们夫妻的学习基因没给到位,怪不得孩子。
“对对对,最好一起上蜀大,有陈让这小子护着灵珊,我也放心。”
夏援朝嘿嘿一笑。
陈让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两家又知根知底的,两小真要成了,那也是段佳话。
夏援朝是那种典型的女儿奴,最怕的就是女儿去外地上大学,然后被外地仔拐跑。
到时候一年见不到两次,那不是要他的老命。
这么一寻思——陈让这孩子真挺好啊。
长相不错,成绩也好。
为人处世更挑不出毛病。
最关键还是他看出来了——女儿对陈让是真挺在乎。
老陈跟李女士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来老夏两口子的弦音?
俩孩子都还小,但要真能成了,两口子还是喜闻乐见的。
年轻人谈恋爱,只在乎喜欢不喜欢,他们这些个中年人嘛,考虑更加深远。
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
此时老陈突然电话响了,看了看来电提示,他微微皱眉。
010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