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次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赵金花的脑海。
她深吸一口气,摸黑走到舞台中央,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领导们别着急!
趁着停电,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嘈杂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
赵金花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我婆婆说,她小时候也常停电,那时候她们就围着灶台讲故事。
今天我要讲的,是野菜团子的故事...”
她一边讲,一边凭感觉开始揉面。
黑暗反而让她不再紧张,话语像山涧溪水自然流淌:
“野薄荷要清晨带露水采,这样香气最足;
野芹菜得认准锯齿状的叶子,不然容易采错...”
不知过了多久,灯光突然大亮。
赵金花眯着眼,看到台下坐满了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她面前的案板上,面团已经揉好,野菜切得整整齐齐。
会场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然后,如雷的掌声爆发出来。
“太精彩了!”
王主任冲上台:
“这才是最真实的传统技艺展示!”
接下来的表演,赵金花完全放开了。
她和面、调馅、捏团子,动作行云流水,还不时穿插几句婆婆传下来的顺口溜。
台下观众看得入迷,连电视台的摄像机都凑到了台前。
表演结束,省领导握着她的手连声称赞:
“赵老师,您这是给博览会开了个好头啊!”
赵金花的展位成了整个博览会最热闹的地方。
城里人挤在“农家厨房”前,举着相机拍个不停。
她教大家辨认各种野菜,现场制作的团子一锅接一锅,供不应求。
第三天中午,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在展位前站了很久。
等人群稍散,他递上名片:
“赵老师,我是省食品公司的,想跟您谈谈合作。”
赵金花茫然地接过名片:
“合作?”
“我们想批量生产您的野菜团子,推向全省超市。”
男人兴奋地说:
“配方可以稍作改良,包装设计...”
“等等。”
赵金花打断他:
“野菜团子得用新鲜山野菜,离了这片山水,味道就不对了。”
男人不以为然:
“可以用人工种植的替代,再加点香精...”
“那不行。”
赵金花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我婆婆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作假。”
男人悻悻地走了。
刘芳急得直跺脚:
“金花姐,多好的机会啊!”
赵金花摇摇头,继续揉着面团:
“有些东西,给多少钱也不能变。”
这句话恰好被旁边采访的记者听到,第二天就登在了省报上,标题是《非遗传承人的坚守:野菜团子里的匠心》。
博览会最后一天,赵金花正在收拾展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王丽娟站在展位前,神情复杂地看着她。
“表姐?”
赵金花惊讶地放下手中的活。
王丽娟递过来一份报纸:
“我看了报道...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有名。”
赵金花接过报纸,上面是她低头揉面的侧脸特写,配文写着“传统技艺守护者”。
“其实...”
王丽娟声音低了下去:
“我开的餐馆最近生意不好,想来取取经...”
赵金花笑了,从蒸笼里拿出一个还温热的野菜团子:
“尝尝?
用的是我婆婆的方子。”
王丽娟咬了一口,突然红了眼眶:
“是...是小时候姑妈做的味道...”
回村的路上,大巴车里欢声笑语。
妇女们争相看着各自买的纪念品,只有赵金花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出神。
李冰坐到她旁边:
“赵大姐,想什么呢?”
“我在想。”
赵金花轻声说:
“要是婆婆能看到今天...”
李冰笑了:
“她一定为你骄傲。
对了,县里决定在咱们村建个传统美食工坊,由您负责培训。”
赵金花猛地转过头:
“真的?”
“当然!”
李冰指着窗外:
“你看,到家了。”
大巴车驶入下坪村,村口拉着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