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第一个皇嗣即将诞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周边各国。

在赵仙罴刻意安排下,大唐百姓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长安城,时隔多日,赵仙罴再次成为全城百姓议论的焦点。

无数人在心中感慨,一转眼,曾经那个瘦如病鬼而后又惊艳整个大唐的少年,已经成为一国之君半年之久。

并且即将迎来自己第一个子嗣。

也可能已经迎来。

因为消息的滞后,和不确定赵仙罴的元妻,那位曾经的相州刺史府大小姐的具体生产日期。

长安百姓此时并不知道大秦第一位子嗣是否已经诞生。

以及是一位皇子还是皇女。

另外,有人称从大秦传出这道消息,乃是赵仙罴这位大秦国君有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周围一些小型国家,主动前去贺拜,以彰显其不弱于大唐的霸主地位。

“没想到曾经坚韧独行为父申冤的少年,已经一转眼成为了一国之君,真是世事难料。”

“是啊,现在对咱们大唐来说,最麻烦的就是不知该如何和这个近邻相处。

朝廷也摸不清他究竟是战是和,几番主动求和结果都不令人满意。”

对长安百姓来说,赵仙罴建立的大秦,早在出人意料以雷霆之势吞并吐蕃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令他们心神难安的西面巨患。

虽然眼前大秦还没有和大唐发生摩擦冲突。

可谁都知道,两国交战在所难免。

太极宫,外朝太极殿。

李世民昨天就已经得到赵仙罴即将迎来第一个子嗣,并且打算为这个子嗣大力举办满月宴的消息。

所以今天朝会上,李世民将这个话题展开,和群臣讨论,是否要派使者前去道贺,以及派谁去比较合适。

可由于前几次遣使效果都不怎么好,李世民心里一直有着不满。

他脸上看不到半点对于这件事的重视,表情冷淡。

文武百官自然也无法情绪高昂起来,一个个只是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

很多人的看法是,像这种事,大唐作为大国以及邻邦,该去道贺还是要去道贺。

但只需要随便派个人送点贺礼去就行了。

也有少数人认为,大秦那边并没有遣使,比较正式的向大唐朝廷告知这种喜讯。

那么大唐也没有必要派人前去祝贺。

最终,一向主张求和的魏征开口说道:“陛下,臣认为咱们必须派人前去道贺,而且派去的人身份不能太低,贺礼也要认真筹备。”

魏征话刚一说完,大殿门口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道:

“魏大人所言极是,这次大秦迎来他们的第一位皇嗣,还将为这位皇嗣隆重举办满月宴。

我大唐作为礼仪之邦,当然应该遣使前去祝贺。

我们不仅应该遣使前去祝贺,还应该向神武帝表达想要和亲的意愿。”

大殿上,不少官员闻言皱起眉头。

有的甚至忍不住想要开口反驳。

但是等看清说话的人是太子李承乾。

并且眼前的李承乾一改这一年多以来的阴郁颓废之气,整个人神采奕奕,步伐平稳从容。

那些想要开口的人心里大为吃惊,急忙把话咽了回去。

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李承乾,注视着李承乾那只患病的腿。

可今天,李承乾行走间已经恢复正常。

李承乾的腿疾,好了?

“陛下,太子言之有理,臣附议,臣也认为应该向大秦皇帝表达和亲的意愿。”

作为李承乾的老师,太子左庶子杜正伦第一个站了出来。

然后是太子右庶子孔颖达,太子詹事于志宁…

“臣附议。”

“臣附议。”

对杜正伦于志宁这些东宫属官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攸关自己前途命运的太子病好起来,更令他们高兴。

而且,他们不仅看到是一个恢复自信的李承乾。

更是一个经过这次磨难,成长了许多的李承乾。

房玄龄看着李承乾。

魏征长孙无忌也在看着李承乾。

李泰,一脸死灰。

他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比李承乾这个哥哥强。

他只是在看到这个哥哥腿瘸了,才有了夺嫡的勇气,才觉得这种时候应该自己来做太子。

但是现在李承乾腿疾好了。

李泰微微把头低下。

龙榻上,李世民也在认真凝视着李承乾。

李世民在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