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如何得知淮南王不在淮南?”秋露疑惑。
“算起来,陆齐贤刚登基那会,陆峥在封地称病不想进京,是我撺掇陆齐贤下旨令他去沧水郡养病,算起来,他此时应该在庆州。”
苏蔓蔓从脑海中将此事调了出来,忘记当初是怎么考虑的了,大概率是为了不让陆峥在淮南郡经营起来。
毕竟陆峥是太祖皇帝嫡次子,先帝的同胞弟弟。当年太祖皇帝曾考虑过传位次子,只是陆峥主动选了就藩。先帝失了嫡子后也曾想过兄终弟及,毕竟陆峥比他那些不争气的庶子强多了,只是可惜败给了陈太后的眼泪。
现在想来,也许还有剧情的影响。
在洛水郡修整了一日,便启程上路了。一路颠簸了五日,终于到了庆州州府沧水郡。
一路来到庆州,明显感觉到了空气湿润了起来,气温也比燕京高了许多。
只是苏蔓蔓的身子还没好全,路上还有几分水土不服。
遥遥看见沧水郡高大的城墙,苏蔓蔓坐了起来,令夏景为她梳妆。依规矩,沧水郡的大小官员应在城外跪迎。
沧水郡城外,一群身着官服的老爷们已经在这里连续等了四五日了。
郡太守崔渊环顾一周后,同一旁的夏陵郡太守小声蛐蛐道:“看来咱们苏刺史是打定主意要给殿下一个下马威了,都这会了面都不露一个。”
夏陵郡太守于肃是庆州本地望族出身,比年轻的崔渊知道的事多些,处于大家立场一致,日后在大长公主手下还要继续共事的想法,给崔渊透露了一些:“沧水郡苏家人脑子都有点毛病。”
崔渊听到这话,立马来了精神。他是今年新到任的太守,出身清河崔氏,对庆州这边的世家望族还不甚熟悉。于太守有意示好于他,他自然愿意接这个人情:“老哥仔细跟我说说,小弟是北边过来的,这边的情况还没摸透呢。”
“论起来,先庆王那一脉是苏家嫡支,在沧水郡留守的苏家这支是旁支,到大长公主这辈约莫是出了三服了,但总归是一家子,但他们好像不大大长公主来往,每每提起来总是一副大长公主不亲近苏家的架势。”
于肃知道崔渊许是大长公主的人,所以话说的十分委婉,实际上苏家人总是一副太祖皇帝抚养大长公主是同他们家抢孩子的架势,还总是话里话外的说大长公主被养的同他们不亲。
一想到过去苏家人一边借着大长公主的势在庆州横行霸道,一边还嫌弃大长公主是个女孩同苏家不亲近,他实在是忍不住同崔渊吐槽:“他们家人脑子好像都不太好,那可是太祖皇帝养大的大长公主啊,这要是我们于家能出这般人物,我能年年去祖坟放两挂爆竹。”
崔渊也深觉赞同,若是崔家有此造化,他都不敢想他们家主会有多么开朗慈祥。
于肃直起身子往官道上眺望了一下,见还无人来,又凑近崔渊小声说道:“前几年,先帝还在的时候,那时候刚给那两位赐了婚。”于肃声音压的极低,提到赐婚的时候更是用气声在说。
“苏家居然上奏要给庆王过继个孩子。”于肃撇了撇嘴,嫌弃之意溢于言表,“打量着谁看不出来他们的想法呢,还不是眼馋人家的家产,被先帝下旨申饬,还打了板子呢,当时挨打的就是苏刺史的爹。”
崔渊惊奇,清河崔氏虽也有争斗,但大族子弟基本的利弊得失还是看的很清楚的,若是族中能出一个庆王那样的人物,他们恨不得能把他供起来,若是能有大长公主这般身份权势,族内只会讨好于他,根本不会惦记人家亲爹娘的家产,甚至族里会送产业给她的。这点钱财与交好大长公主带来的利益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嗯?苏刺史的爹不是前几年去了?”崔渊回忆了一下自己顶头上司苏刺史的家庭成员。
“嗐,打完板子没一年就去了。”于肃一副你懂得的表情,挨了打又丢了人,苏刺史一家子是一贯的好面子,当年人就没了。
“于老头,你俩叽里咕噜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