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鸿宵与祝岚月不过前后脚的距离。他穿着便服,叫小厮都退下,独自进了后院。
远远儿瞧见有一众人从另一侧往荣兴堂来,祝鸿宵仔细一看,发现是小女儿。
他与这三个女儿都不甚亲密。祝岚月和祝青宁养在小宋氏膝下,从来只在后院。而祝婴宁更是从小就被接去了外祖母身边,等到老太太离世才又被接回了京中。三个女孩儿见了他也只有敬畏,少有孺慕之情。
不知从哪儿溢上了一丝温情,祝鸿宵笑着开口喊道:“月儿。”
祝岚月站住脚步,发现是祝鸿宵,连忙行礼:“父亲。”
祝鸿宵点点头,语带欣慰:“月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从前祝鸿宵从不展露这样慈父的一面,祝岚月也摸不准自己父亲的脾气,因此顺着他道:“月儿都要十五了,自然长大了。”
祝鸿宵便说:“走吧。你母亲该等着了。”
小宋氏已经备下了晚膳,派人去前院问了,估摸着时辰,叫丫鬟将菜肴都摆了出来。
没想到祝鸿宵和祝岚月一同过来了。再看祝鸿宵神色,竟然隐隐带着笑容,小宋氏既惊又喜,连忙迎上前去。
“老爷。”
祝鸿宵“嗯”了一声:“晔儿下学了没有?”
“提前同学里说了,今日让他早点下学,这会儿怕是快到了。”
里间的祝青宁也迎了出来:“父亲。”
祝鸿宵顺着声音看向她,也点点头:“都进去吧。”
只是等到入座,都少了一个人的身影。
祝鸿宵问:“怎么不见宁儿?”
小宋氏遍面露难色:“宁儿她……并不在府中。”
祝鸿宵果然皱起了眉。但他并不说话,等着小宋氏解释。
“要说也是宁儿有福气。前几日她同孙家俩姊妹出去听戏,正巧遇到了贵妃。”小宋氏一面说,一面打量着祝鸿宵的脸色,“贵妃与宁儿投缘,因此邀她前去府中小住,如今也没回来呢。”
话说完了,席间静悄悄的。祝鸿宵想了一会儿,将小宋氏口中的“贵妃”与张侍郎的女儿对应了起来。
“你是说新封的张贵妃?”
“正是。”
祝鸿宵又不说话了,他不开口,众人都不敢动。只有祝晔读了一天的书,这会儿饿狠了,小声对小宋氏道:“母亲,我好饿。”
小宋氏朝他使眼色,祝晔虽然平时在母亲姐姐面前毫无礼数章法,但对父亲也是一样的惧怕,因此只好撇撇嘴,对着满桌佳肴舔舌头。
祝鸿宵也听见了,他抬手执著:“用膳吧。”
并未对祝婴宁的事作出反应。
一时饭毕,祝青宁带着未抄完的佛经告退了,祝岚月也领着丫鬟回了后院。临走前祝岚月对祝鸿宵说,最近在看书,有些不懂的地方能否下回请父亲指教一二。祝鸿宵却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专心女红即可。
祝岚月悻悻回去了。
不喜欢女儿读书,祝鸿宵却特意留下祝晔问学业如何,只是祝晔吞吞吐吐说不明白,让他发了好大一场火,最后将祝晔赶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要就寝了,小宋氏才终于敢开口:
“老爷,晔儿还小呢。”她一边替祝鸿宵宽衣,一边劝道,“他才读了几年书,怎么比得上老爷您的学识。”
祝鸿宵闭着眼由她伺候,闻言冷哼:“项橐七岁能为孔子师,晔儿已经八岁了,连篇《论语》都背不出来。你是如何教养他的?”
小宋氏虽然听不懂祝鸿宵说的人是谁,但也知道他是在责备自己,责备祝晔。
将脱下的外衣交由丫鬟,小宋氏转身,语带娇嗔:“我不过是妇道人家,怎么懂得那些大学问。只知道将老爷您伺候好就行了。”
她比祝鸿宵小了十岁,当初嫁进祝家,祝鸿宵承认,她的年轻貌美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祝鸿宵又哼了一声,睁开眼:“告诉晔儿,以后每日晚上到我那里去温习功课,我亲自教他。”
小宋氏连忙应下,又听祝鸿宵说道:“我瞧青儿的年纪到了,也该早点将婚事定下。
“我选了几个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以后也有前途。你向青儿提一句。等我决定人选,就拿二人的八字去排日子。”
“老爷费心了,想必青儿一定高兴。”小宋氏对这记养的女儿没什么所谓,只是既然提到了,她自然要为自己的亲女儿问一句:“咱们的月儿也大了,老爷是怎么打算呢?”
顿了顿,小宋氏补上一句:“还有宁儿,她的年纪最大,论理应该是最先出阁的。”
祝鸿宵微微思索,想起晚膳前同小女儿寥寥几句对话,颔首道:“月儿确实大了,她的婚事我会细细打算。至于宁儿——”
话就说到这里,祝鸿宵改口问:“你说她如今还在贵妃府上?”
“是。”
祝鸿宵继续往下说:“从前宁儿的外祖母宋老太太在时,倒是提过一句,属意卫家幼子,想同他们家结亲。只是后来老太太仙逝,这事也就搁下了。”
卫家尚武,祖上挣了不少功业,曾被御赐爵位,圣眷颇浓。如今朝中风头正盛的少年将军卫平珥,就是他家的长子。老太太看上的是最小的卫平川,要是祝婴宁能嫁过去,既能享福,又不用操心中馈,实在是老太太为这嫡嫡亲的外孙女精挑细选的好去处。
祝鸿宵摇摇头,可惜时移势易,老太太在时,都没有结上这一门亲,现在更不用说了。
他说回方才的话:“就算贵妃喜欢她,也不能叨扰太久。何况贵妃马上入宫,事情繁杂,哪里还有精力照顾她?你亲去张府把人接回来。正好过几日是我轮假,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去平安寺中祈福。”
祝鸿宵甚少领着家人出行,小宋氏有些奇怪,但也不敢多说,低头应下。
于是第二日,她便遣了人去张府求拜见。
张佩宛倒是想多留人住几天,不过入宫的日子渐近,况且人家说了要与家人出行,所以也就没有留人。祝婴宁临走前,她还拉着她的手,说以后召她进宫玩。
想到这几天在张府过的无聊日子,祝婴宁不是很想进宫了。
小宋氏在一旁笑得慈爱,替祝婴宁应道:“贵妃娘娘抬爱,小女能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