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以为这95号院在捐铁这事儿上也就那样了,刘海忠的“棒槌”行为顶多算个笑话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街道办评选“捐铁先进大院”,95号院居然榜上有名!还成了重点表扬对象!
为啥?街道主任在总结大会上声情并茂地说:
“95号院的刘海忠同志,觉悟高、行动快、决心大!为了支援国家钢铁建设,不惜砸掉自家吃饭的铁锅!这是何等感人的奉献精神!是何等彻底的**行动!
正是因为有刘海忠同志这样的先进典型,带动了全院,才使得95号院在本次运动中表现突出,特授予95号院‘捐铁先进大院’流动红旗!”
嗯,在党建国看来就是,其他院里没有棒槌!
消息传回四合院,刘海忠激动得满脸红光,这阵子走路都带风,
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官复原职”(他总觉得自己该当官)甚至更进一步的曙光。
易中海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自己“带头”半天,风头全让“棒槌”抢了。
阎埠贵则推了推眼镜,看着那面挂在院门口的红旗,小声嘀咕了一句只有自己听得清的话:
“啧……这先进……合着是老刘家一口锅换来的?这买卖……值吗?”
党建国下班回来,看着院门口那面崭新的红旗,这世道,有时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党建国原本想着,自己守着民工处这一亩三分地,带着几千号工人埋头苦干,赚取外汇,顺便让跟着自己的兄弟们日子好过点,外面那些风风雨雨、你争我夺的破事儿,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岁月静好”,低调发财,岂不美哉?
然而,到了十月底,大炼钢铁运动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卫星”满天飞,浮夸风愈演愈烈的时候,一股暗流还是不可避免地涌向了看似平静的民工处。
一些眼红心热、或者纯粹是为了刷存在感、表忠心的人,开始在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暗戳戳”地把矛头指向了民工处:
“某些单位啊,眼里就只有外汇!只盯着自己那点坛坛罐罐!”
“大局观在哪里?全国上下都在为‘钢铁元帅’流血流汗,他们倒好,机器照开,工人照用,对支援钢铁前线毫无贡献!”
“这叫不作为!是典型的本位主义!是思想落后于形势的表现!”
这些议论,起初只是在某些会议间隙、茶余饭后流传。
但很快,这股风就吹到了报纸上。
某份影响力颇大的日报副刊,刊登了一篇署名“卫钢”的评论文章。
文章通篇没点名民工处,但字里行间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功夫炉火纯青:
“在当前全国钢铁战线如火如荼、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要警惕某些经济部门可能出现的‘孤岛’心态……
满足于完成自身狭隘的生产任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钢铁大业袖手旁观,甚至以‘专业分工’、‘保障出口’为借口,拒绝为‘钢铁元帅’升帐贡献力量……
这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
“嗬!来了!老子不惹事,你们还真当我是HalloKity啊?想拿大帽子压我?想动我们民工处的奶酪?”
党建国捏着那张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这事儿早晚都会烧到的,心里有数的。
他太清楚这些人想干什么了!
民工处这块肥肉,太招人惦记了!
1958年的几个亿产值啊!这是什么概念?
在绝大多数国营工厂还在为完成计划指标苦苦挣扎、工人月工资几十块的年代,民工处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党建国和刘飞联手打造的相对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背靠科工委的强力支持,硬生生闯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职工的福利待遇、奖金补贴,在四九城都是排得上号的!
那些账面上趴着的、现在都没花出去的巨额资金,更是让无数人垂涎三尺!
奈何,民工处这块骨头太难啃!
它的直属上级是科工委——一个位高权重、专业性强、且极其护短的强力部门!
等闲的衙门,手根本伸不进来。
而民工处内部,经过党建国和刘飞多年的经营,早已是铁板一块。
党建国抓战略、控大局、管人事财务,来自后世的眼界,让他手腕灵活又不失原则;
刘飞虽然只是配合部门的负责人,但负责生产、技术、外联,能力极强,而且与党建国合作多年,配合默契。
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都是两人一手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