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池应清点点头,虽然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他也接受了赵观南给出的理由,闲谈结束就该聊正事了,池督尉放下了酒杯正襟危坐起来,面上也换了副刚直不阿的模样,“不过殿下请池某上山又是为了什么呢?”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赵观南挑眉笑笑,“我还没开口呢,池大人就知道我是有事相求了。”
“相求言重了,只要不违反大楚律令的事情,殿下尽管开口。”
“啧,”赵观南挥了挥手让马匪们都下去,她则走下高座拉了个软凳,一屁股坐在池应清的对面,强行套起了近乎,“这话说的,多生疏啊!”
池应清并不接茬,只是自顾自地抿着清茶:“生疏一些好,至少不会招惹麻烦。”
“怎么会是麻烦呢?”赵观南心虚地拍了拍桌子,向池应清打着保票,“我找池大人肯定是好事啊!”
“殿下先说说看是什么,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池某自有分辨。”
“我若想从襄州回金,必要取道平阳,可前不久南楚才与北狄议和,平阳若是向池大人求和,我们岂不是要短兵相接了?咱们这么多年的情分,打起来多伤和气啊!”
“原来殿下是怕被包了饺子,腹背受敌,”池应清放下茶杯叹了口气,“可殿下找我想办妥此事,实在是找错了人,池某初来乍到,对于襄州并不熟悉,更无权调动兵马,面对盟友遇袭这样的大事,只能上书等圣上裁决。”
等消息传回南玉,再等景帝的圣旨传到襄州,一来一回再快也得花上五六日,足够她攻下平阳三次了,赵观南喜笑颜开,帮池应清添了杯茶:“我总归是不好意思太麻烦大人的,池大人按照章程上书就好。”
“可是……”池应清话音一转,把茶推还给赵观南,“殿下生在军武世家,应该明白战场上瞬息万变,所以将在外,向来都是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赵观南眯眼,语气带着威胁:“受与不受,还不都是池大人说了算的?”
池应清却笑了:“当然是我说了算的,可是殿下凭什么会认为,我愿意帮你这个忙?”
啪——
他话音刚落,赵观南就摔碎了手里的茶杯,空无一人的小广场瞬间窜出来两个马匪,一左一右站在了池应清的身后,两人摩拳擦掌,只等当家的一声令下,就要将这个不识好歹的狗官按在地上!
“池大人是指望着土匪和你讲道理吗?”
池应清平视着赵观南,没有半点身在敌营,我为鱼肉的自觉,脸上依旧挂着谈谈的笑意:“你今日能攻下平阳,明日就能转头打下襄州,和殿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我当然是得以保全自身为主了。”
赵观南咬牙,好你个池应清,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狐狸!明知道她急着回去,绝不可能掉过头来攻打襄州,却还要搬出一堆理由来搪塞她!
“池大人不是说已经看淡俗世了吗,我怎么瞧着你还是想杀回南玉继续高官厚禄呢?这捞功绩都捞到我头上来了?”
“我本来是打算在襄州养老的,可谁让殿下把战功都快塞到池某怀里了,要是不笑纳的话,岂不是太辜负殿下美意?”
“谁对你有美意啊!”赵观南皱皱鼻子,语气很是不爽,“那说好了,你不许出兵偷我后方,等我攻下平阳,赤野就归你。”
“殿下好大方,千里的赤野说送就送,这么大的功绩不是保我回南玉吗?”池应清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终于显出了三分情真意切,“啊,看来池某只能束手就擒了。”
池应清伸出手,以一副的任人宰割的姿态歪头解释道:“襄州知府胆小,总兵窝里斗倒是一把好手,却很是怕事,殿下要是扣下我,他们肯定不敢贸然出兵,只能等南玉的旨意。”
赵观南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池应清会这么不要脸:“池大人得了赤野还不够,还想再要一份剿匪的功劳?”
“殿下走都走了,何必在意我要几份功劳呢?”池应清挑眉,笃定赵观南会答应配合他的谋划,“再说马匪这边,没有个靠谱的人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