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盼君早归
“在下韩信,不知韩某可有幸知晓姑娘姓名?”韩信丢下竹简,起身对这女子郑重一礼。
“姓古,名寻。”古寻扬起头,“敢问大将军,凭这篇策论,我可否当得一郡之长?”
“姑娘想做郡守?”
“正是。”
“清河郡的郡守空缺,我可保姑娘做清河郡的郡守。只是……要暂时委屈,先做男子打扮。”
“真的?”古寻一挑眉,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快,“你不问我的来历?”
“英雄不问出处,姑娘作此篇章,有此胆量,当得起一郡之长。”
“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古寻抚掌大笑,“不愧是江岁的崽,好!”
尘封在记忆的里名字再次出现在别人口中,韩信“噌”地站起来:“我冒昧下姑娘,您口中的江岁,是何人?”
“江岁么,韩国未亡国前,是韩国司寇家的姑娘,自小聪慧,博学多才,是一等一的风流才女。韩国亡了之后……便隐姓埋名,做了乡间妇人,我说的对不对?”
韩信慢慢收紧了手,以此来抑制自己剧烈的心跳:“敢问姑娘,可识得这位江姑娘?她是你何人?”
“你是她的儿子吧?”古寻玩味地看着他。
“正是。”韩信回答地干净利落。
“啧,这么正经,跟你那个爹一样无趣。”古寻撑起一条胳膊,“我是你娘的好朋友,或许她没跟你说过古寻这个名字,但应当提过姬平。”
“可是姬姨母?”韩信猛地站起来,恭恭敬敬又是一礼。
古寻眼神落到案几前的茶盏上,韩信猛地反应过来,起身为她倒茶奉上。
古寻也不推辞,从容接过:“看起来,你阿阿娘还没忘了我。”
“阿娘不常提以前的事情,但她说过与您是至交好友。”
古寻沉默片刻:“别傻站了,跟你爹似的……你那么高,我抬头看你难受,赶紧坐下吧。”
韩信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脸上浮现一片红。
“你想知道,以前的事情吗?”古寻觑他。
“家母不怎么提,想必也是早已放下。阿娘既然已经放下,我更无需耿耿于怀。韩国于我而言,只是战图上的两个字而已。”
古寻轻笑一声:“还以为,你会为这个韩国王室的身份念念不忘呢?你就不惋惜吗?明明能你也能做上韩王的。”
“是韩国先不行仁政,抛弃了它的子民,而非子民抛弃了韩国。抛弃子民的国家,没必要挂念,这样沾满百姓血的位子,晚辈不屑于要。”
“你倒是通透。”古寻的笑带着几分苦味和落寞,“要是都能像你这么通透就好了。”
古寻叹口气,“你娘和你爹成婚后,在你出生之前,过了段舒心日子,只可惜,好景不长。秦国虎视眈眈,韩国灭国危在旦夕。你爹写了多少谏言,韩王不听,你出生后不久,韩国亡国了。”
“如你所言,秦国不灭韩国,韩国也会自取灭亡。”古寻将茶饮尽,“从上到下,纸醉金迷,亡国,只是迟早的事情。韩国亡了不久,你爹耗尽心血,也死了。那时,我早就离开了韩国,云游四方。回来找你娘的时候,你娘早已不在韩国了。”
“阿娘带着我,辗转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淮阴安定下来。”韩信垂下眸子,“阿娘身子一直不好,六年前……去了。”
古寻扯了扯唇角:“去了也好,你娘也不必受折磨了。下辈子……但愿她托生个好世道,莫要受这种苦了。”
轻咳一声,古寻道:“哎,说起来,你怎么把我们王室的东西乱送人呐?”
“姨母,晚辈没有……”
“去年在彭城,我可见那莲花玉佩在一个少年手中啊,那少年,看起来可不像是韩国的人。”
“姨母曾与她在彭城中遇见过?”
“她是谁?”古寻抓住了他话中的要点。
“她是……是汉军的司马,阿娘的学生,我的师妹,和我一起长大的挚友,也是我的心上人。所以,姨母,晚辈并没有乱送。”韩信抬起头,目光坚定。
古寻怔了一下,忽而笑出声来:“逗你玩呢,这么认真。她挺有意思的,我喜欢。她人呢?”
“姨母,她去出使燕国了。”
古寻忽然压低了声音,“你可知道怎么讨女孩子欢心?可别跟你爹一样,弄巧成拙啊。”
“姨母……”韩信红着脸,语气中带着无奈。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多问。”古寻摆摆手,“那我问问,我何时能走马上任,做我的郡守去?”
“今日我同赵王商榷一下,明日就可以,还请姨母稍安勿躁。”
“好,那我等你好消息。”
顿了顿,古寻道:“你可有要问的?”
“晚辈恐有冒犯之处,还望姨母见谅。晚辈想问,姨母这些年在何处谋生,为何会做了这邯郸县令的书童?姨母如何想做郡守?”
“谋生嘛,我一直到处乱逛,反正饿不死就行了。至于这邯郸县令的书童……害,主要还是混进来找你上书,不是他搜寻美人,我还找不到机会混进来呢。想做郡守不过是为了全儿时夙愿。既然韩国已经亡了,人就不能停留在原地,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才不枉费了我曾读过的书。”
.
夜宴之后,燕国众人的态度变了大半,几乎是倾倒性的支持降汉。
剩下的那些钉子,赵令徽或劝或诱,也都放软了态度,半月之后,燕国上下一心,无不愿降汉的。
赵令徽等人又用了三两日,和燕王臧荼商谈了投降的事宜。
最终的商定的结果是,以栾布做使者,带着臧荼的剑和燕王印送与韩信,臧荼再上书与汉王言臣服。
另外,赵令徽派了人,带着臧荼的家眷前往栎阳城。算作是人质,也算作是称臣的一种诚意。
而燕王臧荼本人,暂作臣子,镇守燕地,时刻观察北方匈奴的动向,以防外患。
投降事宜商谈完毕,燕地还有许多大大小小数不尽的问题,譬如人口不均,譬如缺少粮食,譬如冻灾,种种问题,以往臧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到了赵令徽这里,是再不能敷衍了事。
期间,项羽还来攻打赵国,不过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