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媺请黄年安坐下说话。

黄年安将上元节蒙人劫掠后燕北这边的动作都对程媺简单说了遍,与程媺获知的信息差不多。

靖王镇守燕北第一年就遇上这种挑衅,他怎么咽的下这口气,调兵遣将也要打。天鼎帝也十分支持,送了红衣大炮来打出一个下马威。

“然连年灾荒,国库空虚,内部多处叛乱要镇压,边防亟待修整,无力久战。”黄年安道出和谈的无奈之举,“今得宁息为要。”

不打战是老百姓的夙愿,对燕、蒙哪边来讲,止战都是最好的局面。

黄年安又简单几句道出蒙方这边的立场。他们多年靠劫掠边境过活,如今天灾降临,燕国换代,劫掠成本也变高了,而且他们内部也不安宁,多线作战更吃不消。

其实说来说去,大家的处境都差不多。

“黄大人是何时得知我被俘来蒙古,出门之前我安排了粮种的事,那些粮种你都运出去了吗?”

“天时不等人,虽然第二日我就知道了程孺人被俘的消息,但还是尽快运了种子出去。我的几位同僚在各地为官,能找的人我都尽可能找了,如今种子应当都已出苗,等到收成后,最快明年,能极大地降低灾荒影响。”

程媺欣慰,“那就好。黄大人做事果断周全。”

黄年安反问她,“你可知我是如何知道你被俘的消息?”

黄年安可以很快知道边境多处受袭的事,但不一定能最快知道她被抓走了,程媺不解,“如何得知?”

黄年安面上流露出一丝不忍,“牧云亲自来找我。”

程媺一怔,低呼道,“他不是中毒受伤了么!”

“是啊,也没好好解毒,我见到人的时候,整个人乌黑,伤口没有好好处理,又骑马颠簸,身上的血染得衣服脏硬板结,撕都撕不下来。”

程媺的心脏紧缩,“他怎么样,得救了吗?”

见黄年安点头,她还是揪着心,“有没有留下后遗症?”

黄年安微微摇头,“人看上去无碍,具体的,我也不知。他担心你受辱,救人心切,对了,”黄年安想起刚见过的上官端,“上官端怎么成了漠南蒙古的将领?他有没有为难你?”

程媺摇头,把上官端的来龙去脉跟黄年安说了,“正是因为当初在马场时他知道我有些种地的能耐,恰好这边需要,我才能安稳无恙,在内州改地种粮,没有受到欺凌。”

“那就好。”黄年安嘴上带着庆幸,眉头却皱了起来。

程媺还没来得及问,就有人来打扰,提醒见面时间太长。

“程孺人,和谈有好几日,我只是先来确定你的安危,在签署条约前一定会将你争取过来。等我。”

程媺点头。

本以为上官端会送他们先回去,没想到他们被留在了此地。

一下子无所事事,光等,挺熬人的。

“娘,我们怎么不能回去?”

程媺问她,“你想回上庄还是赵家村?”上庄就是她们刚来的地方。

小六惊疑,“我们可以回赵家村了?”可是,早上那两人怎么死了。

程媺清浅一笑,声音低柔,“嗯。等结果。”

“太好了!”小六抱住程媺摇晃,“我太想小七和余奶啦,还有桂儿姨姨,还有小爹、八斗……”

小六一个个数起来,边数边不忘嘀咕,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程媺想起来黄年安的描述,牧云不及时解毒,全身乌黑,伤不在要处,应该好治,只是这黑色,消了没?

范青松窥探程媺的颜色,见她颜面不展,暗忖,她莫非并不期待?

第二日,上官端来了一趟。

燕方的条约里有一条,释放俘虏。黄大人特地提了程孺人。上官端来,是想争取一下,问程媺能否留在内州。

她于农事确有一手,放她回去是损失。

程媺觉得好笑,也不答他,就那么看着他,大有揶揄之意。

上官端悻悻,他对她并没有多好,让她留下在这儿种地的筹码不够。当初他为难程娘子的时候,黄大人就特地出马要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更醇厚,他与黄大人根本上不了同一杆秤。

他还行争取一下,“留在这儿,你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我来养。”

范青松闻言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们,拳头悄然握紧。

程媺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小六,给他瞪回去,今日的上官端简直莫名其妙。

碰了软钉子,上官端挟着气走了。

“什么?一万石?”程媺倒吸一口凉气,她刚从黄年安这里听说上官端要求在条约上加上一条,换俘虏得用一万石粮食。

各条款已基本议定,只是这突然多出来的一万石,让使者十分为难。

“对方十分强硬,知晓你的价值,不打算轻易放手。”

“若是冲着我来,这一条别写进条款。”她不想因此而出名。

黄年安沉吟,虽然说用一万石换一个程孺人不亏,但这是一万石,数目不小,她不想惊动朝廷,是想自己出?还是,打定主意留下了?

一万石粮食给漠南蒙古,等于给狼投食,养而成患,绝不是件好事。

“一万石他们不松口的话,我自己来想办法,我赎我自己。”

“程孺人,你给他们的太多了,”黄年安按下郁怒,踱了几步,“你在此地教会他们改土种植,他们再有这么多好粮种,不出两年,就能再咬下我们一块肉来,蒙古人,黄金家族的后代,是大燕的强敌啊。”

话一出口,黄年安觉得不对,怕程媺多想,补充道:“辽东后金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他便是大清太祖,蒙古人善战,若是——若是一个不慎,满清又统治了汉人,又走回了老路。”

“黄大人在害怕什么?”程媺讥讽的一哂,“黄大人竟然在怕满清入关,黄大人,你不是应该怕这封建王朝禁锢了你么!”

黄年安一窒,身形微松,默然不语。

程媺道:“我在燕地务农育种,不是为燕廷,在此地教百姓改土种植,也不是为蒙古做事,天灾不断,人祸绵绵,百姓太难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