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纪文姜十分惊异:“赘婿?”

入赘时下倒不是什么稀奇事,家里只有小娘子的,多会选择找个赘婿上门,到时候生下来的孩子随女方姓,好保女方家庭不断代。

南方那边尤其流行,许多家里有儿有女的,因不舍得女儿嫁出去,也会选择赘婿。

只这赘婿不好当,愿意做赘婿的多是家里有困难的。

折桂里就有一户穷的揭不开锅的张姓人家,家中小郎与人做了上门女婿。

张小郎嫁过去,婆家立了规矩,一年只能回家一趟。

只他婆家本就是因家里子嗣薄弱才找的上门,待婆家父母都去世以后,张小郎便要带妻女回家。

还要让孩子改姓,村里人都说他是打着吃绝户的主意入赘的。

还好这张小郎入赘那家的娘子,并不似那般柔弱女子,家里也有亲舅子侄帮衬,当即使了手段休夫了。

这事当时闹得十分大,人家知道折桂里当赘婿的吃绝户。折桂里有人想入赘都会被当成一路人,张家因此在折桂里名声十分差。

纪文先根本没想过要入赘,是阿爹不听他解释,还给他按了罪名,听他在妹妹面前这样说,委屈道:“我哪有要当赘婿……”

原来是纪文先做事那家酒楼的掌柜,他家有个独女,想找个赘婿入赘。

那小娘子去了酒楼两趟,看上了纪文先。

纪文先与纪文姜虽有男女之分,又有年龄之差,却越长越像,站在一块还让人以为是一胎所处呢。

只纪文先不愿意做赘婿,她正歪缠他,被纪大郎撞了个正着。

纪大郎不知儿子在外做工还要被骚扰,当即替他辞工把人带回来了。

“你现在不想当,以后她威逼利诱你难保不从。”纪大郎心气不顺:“就算这时她花言巧语说得好听,等你嫁过去说不得变了脸孔,到时候欺你辱你,俺们家里不如她,你求救无门!”

纪文先听的脸更委屈了,他真的没想当赘婿!

偏纪文姜在旁边捧着肚子,笑的五脏六腑都疼:“阿爹你说的,女子出嫁若是遇到不好的夫家不就是这般样子?”

“男女之事,都是一样。”纪大郎告诫两人:“嫁人娶妇都讲究门当户对才好,莫要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没想到火还能烧自己身上,纪文姜当即表示:“我听阿爹阿娘的。”

纪大郎很欣慰,纪文先幽怨的看了妹妹一眼。

其实阿爹不去,他也想辞工了。

他虽不想当,一起做工的人还当他要飞上枝头了,整天说一些老醋缸子泡过的话。

教他的师傅怕他真当了掌柜女婿,抢了自己饭碗,也明里暗里给他使绊子。

让他觉得好没意思。

纪大郎气过之后又说:“家里如今有些赚头,你阿爷早想让你回家帮忙,只是怕你不肯。在家做事总比在别人手底下做事好,还要看人眉眼高低,你便回家吧。”

“我自是肯,上次回家想与阿爷说,只我怕大家觉得我这工也没做多久,心志不坚才没说。”

“自家人何必在乎这些。”

父子二人一番交心,场面融洽不少。

纪文姜也告诉两人:“哥哥要回家是个好消息,我这也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两人看向她,她嘚瑟着说:“有人要我们家送菜蔬上门了!”

“果真?”纪大郎欣喜,家里菜蔬如今越长越多,若是有更多销路阿爹也少愁些。

纪文姜点点头:“阿爹你也认识他,是长平坊的金家食店,金老板上午亲来说的,我与他说好等你回来去食店找他。”

“好好,那还等甚,俺们这就去吧。”

说着就往骡车上搬东西,纪文姜连忙拦他:“二叔还没回来呢!”

纪大郎这才想起他倒霉弟弟:“你二叔每日走街串巷十分辛苦,若是有了销路也不必如此了。”

要是能多送几家食店就好了,只是食店都有固定采买的地方或送货的人家,这种店并不好找。

怕耽误事,纪文先就说他留下来等二叔,让阿爹和妹妹先过去把事定下来。

已经耽搁了一阵子,纪文姜也怕事情有变,就先同阿爹一块去了。

长平坊离早市不远,两人走过去也不过半刻钟。

快到饭点,金家食店正是忙的时候。

金家食店做的是平民生意,店里菜饭都在十文左右的价钱。这种可以菜饭分开装,也可以要求做盖浇。

贵几文的也有合羹等,价格都很实惠。

“金老板。”纪大郎在旁边看了一会,趁他有空档赶忙上前打招呼。

“纪老板,你可算来了。”金老板笑容满面的请纪大郎与纪文姜进店。

“契约我已拟好,这份你先带走找人看看。”金老板从柜台抽出一张纸递给纪大郎,纪大郎只识得几个字,把契约仔细装好,等回去寻人再看,又与金老板商量送菜蔬个中细节。

定了每日送菜蔬的数量,又约定先送三天,双方若无问题三天后送菜蔬时把契约带过来签就可以。

父女二人这边回去,纪二郎也已经回来。

他已经听纪文先说过,几人便没有再多说,上了骡车回去。

路过卖水产的地方,纪文姜又下车买了一兜螃蟹。

有一种巴掌大的螃蟹此时正是满黄的季节,价格也不贵,几十文便买了一兜大概有十几二十个。

蒸着吃炒着吃都可以,也可以做洗手蟹。

洗手蟹之所以称之为洗手蟹,就因为点过菜以后,洗个手的功夫就能上桌得名。

做法十分简单,生蟹剁块,浇上盐和梅卤,花椒末,橙泥既可。

不过比起洗手蟹,纪文姜更喜欢吃酒糟蟹。

酒糟蟹做法更复杂些,蟹蒸熟以后放入各色调料以及酒糟腌渍,一天以后才能食用。

今日买回去,明日才能吃到嘴。

裴氏便蒸了几只吃新鲜的,剩下的都腌渍起来。

“这时节水产倒比肉相宜,明日若碰上合适的,不若再买些鱼回来做旋鲊。”

这段时间家里周转的开,伙食也好了许多,刘氏生产后一直吃的好,身体养得好就把纪文君给纪老娘带,自己帮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