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爷赵熙会造反,对地处偏僻西南的庐阳百姓来说过于震惊,但千里之外的皇城中,在很早之前便有了蛛丝马迹。

今上昌和帝年已五十,身体虽仍健朗,但因前几年纵欲过度,到底是添了几分昏聩。

他共有十五个孩子,其中七个已成年,但皇子们大多能力平平,反倒是长公主赵麒英,年二十四岁,不仅生得修长俊秀,亦文武双全,深受皇帝喜爱。

满朝文武皆知,若璋嘉公主为皇子,太子之位非她莫属,只可惜,她是个女儿身,终究还是败给了大皇子。

七王爷赵熙风流倜傥,二十七岁,对谁都笑吟吟的,一转头却瞬间沉下脸来,是个喜怒无常的笑面虎。

赵麒英几乎与这位皇叔一同长大,幼时两人便不对付,随着年岁渐长,她看透了赵熙的虚伪做作,赵熙也厌恶她旺盛的好胜心与强势。

在赵麒英十八岁那年,赵熙曾举荐好几个相貌出众的男子做她的驸马,昌和帝将那些画像送到她的寝殿,赵麒英二话不说,径直挥剑将画像捅了个对穿。

她冷声道:“别再送这些脏东西过来,我这辈子都不会嫁人。”

昌和帝得知后,并不恼怒责怪,反而心生几分愧疚——女儿定是又想到了她的母妃。

赵麒英的生母名唤阿沅,是个渔家女,生得十分英气秀丽,昌和帝外出巡游时在一处湖边遇见了她,对她一见倾心,当即将人带回宫中,日夜宠幸。

只可惜红颜薄命,她难产而亡,留下赵麒英在满是血腥气的床榻上响亮啼哭。

在临终之际,阿沅脸色苍白,瞳孔渐渐涣散,她手指抬至虚空,不知想抓住什么。

昌和帝满面悲痛,握住她浮肿的手指,“爱妃,你不要离开朕!”

可阿沅却缓缓摇了摇头,“皇上,求你放过我……”

当初她不该跟他走的,在山野湖间做个自由自在的渔女多好。

只是她人微命贱,别无选择。

而赵麒英很小便知道了母亲的遗言,她明白母亲是被父皇所迫,她身不由己地入宫,成了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

她厌恶父皇,却又不得不佯作聪明乖巧,她与旁的公主都不一样,不喜擦粉装扮,喜好舞刀弄枪读书骑射。

昌和帝曾笑道:“可惜璋嘉不是男儿,若不然还有阿启什么事。”

赵启是他的嫡长子,虽然各方面都寻常,但因为是嫡出的皇子,昌和帝相中了他的忠厚老实,做个守成之君也很好。

只可惜,他眼中忠厚老实的皇太子,很早便被赵熙的门客勾入酒色之中,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在头一回办砸父皇交代的差事后,赵启诚惶诚恐,本以为会被责罚,却没成想父皇压根儿不知情。

那件事被七皇叔给压了下来,他温和可亲地笑道:“阿启,你年纪还小,犯错是很正常的,下次长点记性就好了。”

虽这样说,赵熙却给赵启呈上许多美人、娈童,花私银给他扩修太子府、购置别院,赵启乐不思蜀,可昌和帝却被瞒得铁桶也似。

满朝文武忌惮七王爷与太子的势力,竟无一人说与皇上听。

赵麒英也是在微服出行时得知了此事,她隐约意识到赵熙的狼子野心,从很早之前,便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

她性子洒脱,常穿着男装行走于宫外,毫无公主架子,结交了许多武林豪杰,深得他们喜爱。

又以他人名义招募了许多武功精湛的侍卫,组成侍卫队,在皇城内伪装成百姓巡逻。

在赵熙造反那夜,赵麒英埋下的棋子起了大用,他们火速将消息传到宫内。

昌和帝惊怒交加,眼神冰冷地看了眼赵麒英,似是在疑心她为何会在城内布下眼线。

赵麒英面不改色:“父皇,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叛军?”

昌和帝沉声:“宣太子进宫。”

不多时,传旨太监急匆匆入殿,回道:“陛下,太子他……”

“太子他怎么了?”

“太子他喝醉了,太子妃说他醉得厉害,无法入宫,还望皇上恕罪。”

昌和帝大怒,紧急召诸文官武将入宫,由禁军统领萧峤率领军队护卫皇城。

可赵熙蓄谋已久,他早已命人将禁军兵器库里的兵器调换,刀枪剑戟个个腐烂生锈,又占据先发制人的优势,不过两天,禁军便损失三成,皇城瞬间岌岌可危。

昌和帝得知消息大怒,可眼下也不是处置蛀虫的时刻,他来回踱步,想到了与齐老将军在西北作战的周宗璋,下旨将他火速召回。

太子酒醒之后得知父皇曾宣他入宫,又听闻七皇叔竟然谋反作乱,惊惧之下一病不起。

他从前的种种也传到昌和帝耳中,他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极为失望,废了他的太子之位,目光看向另外三个儿子。

一个个神情畏缩,眼神胆怯,他心中发沉,眸色阴冷。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父皇,儿臣愿意带兵护卫皇城,还请父皇成全。”

出声的正是赵麒英,她神色坦然,目光坚定,“儿臣虽是女子,但是也想保护父皇与皇妹弟弟们。”

昌和帝眸光微闪,目光反复落在儿子与她身上,良久,他道:“朕准你带兵协助萧峤,安危第一,凡事不可逞强。”

“儿臣遵旨。”

赵麒英身穿铠甲手提长剑,坐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与赵熙的叛军对峙。

赵熙全然不似之前做派,敛去笑容,俊美的脸上满是嘲讽:“怎么,我三哥他无人可用了么,竟派你这么个丫头带兵?”

赵麒英神色冷淡:“你先打赢我这个丫头再说。”

一声令下,禁军与叛军厮杀起来。

赵麒英拉起弓瞄准了赵熙,英挺的眉眼满是肃色,欻地一声,箭矢疾速朝着赵熙的头颅飞去——

“当啷”一声响,那枚箭被人用剑一挥,偏离了方向,射中了一旁的一名小兵,那人发出一声惨叫。

赵熙脸色突变,恶狠狠地盯着赵麒英,后者对他挑了下眉,再一次拉起弓箭。

“护送我回去!”赵熙勒马转身,身后簇拥着十几名侍卫,他们组成了人墙,完全遮住了他的身影。

“啧。”赵麒英冷哼,“怂货。”

初始几天,因为兵器问题禁卫军不占优势,后来在赵麒英与萧峤带领下渐渐稳住了局势,再加上周宗璋火速从西北赶来,他带来了一支精锐,与其他地方入京勤王的队伍汇合。

几日后,赵熙的叛军便被打得溃散,杀的杀、抓的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