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万国来朝
随后,李璘又对榜眼和探花进行了封赏。
他们的赏赐同样丰厚,但官职却循规蹈矩得多。
榜眼王昌龄入了翰林院,探花王维则被授以右拾遗之职。
这看似正常的任命,在郭子仪那骇人听闻的册封面前,反而成了一种更深刻的讽刺。
它像是在告诉所有人:朕不是不懂规矩,朕只是不想守你们的规矩。
朕给的,才是规矩。
朝堂上的死寂被李璘的目光一寸寸碾过,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凝滞如铁的气氛中,一个沉稳的身影从武将队列中走出,甲叶随着他的步伐发出细微而规律的摩擦声。
陈玄礼,这位始终如同影子般沉默的大将军,走至殿中,躬身行礼。
他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刚才那场足以颠覆朝堂格局的封赏,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插曲。
“启奏陛下。”
陈玄礼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像一滴清水滴入滚油,瞬间让凝固的气氛重新沸腾。
“万国使臣已陆续抵达长安,正在鸿胪寺安顿。吐蕃、回纥、新罗、倭国、波斯、大食……共计三十六国使节,皆已入城。鸿胪寺卿请示陛下,何时召开万国朝贺大典,以彰我大唐天威。”
万国朝贺!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方才还沉浸在对郭子仪一步登天的震惊、嫉妒与恐惧中的文武百官,此刻的神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他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了一个多月前。
那时候,长安城同样在为一场盛典做准备。
只不过,那场盛典的主角,还是高居兴庆宫的太上皇李隆基。
那时的朝堂,议论的是太上皇的万寿节该如何操办,是如何为杨玉环的皇后册封大典准备最华丽的礼服和最繁复的仪仗。
整个帝国的焦点,都凝聚在了一个女人的喜悲和一个老人的寿辰上。
朝臣们每日揣摩的,是太上皇的喜好,是杨国忠的意图,是如何在这场盛大的家宴中为自己和家族谋取利益。
那时的天朝,看似繁华,却透着说不出的暮气,像一匹华丽的锦缎,内里却已被蛀虫啃噬得千疮百孔。
而现在……
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龙椅上换了主人,年号改为了“神武”。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被诛灭九族,传首天下。
一场雷厉风行的科举,将一个无名白身擢升为执掌禁军的殿前将军。
而现在,更是要召开万国朝贺!
这是何等的气魄!
何等的功业!
那些从遥远异域风尘仆仆而来的使臣,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沉湎于酒色与享乐的老朽帝国,而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铁与火的洗礼,迸发出勃勃生机的崭新王朝!
他们朝拜的,将是眼前这位年轻、冷酷,却又无比强大的新君!
难以言喻的激荡情绪,瞬间冲刷了百官心中方才的种种不忿与惊惧。
那些老将,方才还对郭子仪的任命感到羞辱与愤怒,此刻却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他们是帝国的军人,帝国的强盛,便是他们最大的荣耀。
李璘的手段再酷烈,但他确实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大唐的威名,重新响彻四海。
那些文臣,方才还在为规矩被破坏而痛心疾首,此刻却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
他们是天朝的士大夫,万国来朝,是他们理想中盛世的最高体现。
这种源自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对新皇的恐惧。
赵奕站在人群中,感受着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心中涌起的寒意却比刚才更甚。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李璘不仅仅是在炫耀武力,更是在收拢人心!
他用郭子仪的破格提拔来敲打、羞辱世家门阀,告诉他们,他有能力摧毁旧的秩序。
然后,他立刻抛出“万国朝贺”这桩天大的功绩,来安抚、笼络所有人,向他们展示,他更有能力建立一个新的、更辉煌的秩序。
一打一拉,一威一恩。
何其纯熟的帝王心术!
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手,他用最狠辣的手段设下陷阱,又用最诱人的香饵引诱猎物。
满朝文武,皆是他的猎物。
他们会恐惧他,会怨恨他,但最终,他们会屈服于他所带来的荣耀与利益,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因为他给予的,是每一个大唐臣民都无法抗拒的东西——天朝上国的无上荣光。
李璘坐在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