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的花轿在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声中渐渐远去,姜府门前的热闹却并未立刻散去。

宾客们三三两两聚着议论,姜夫人面上维持着得体的笑容,眼神却已带上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深沉。她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终落在了安静站在廊下的姜宁身上。

“宁姐儿。”姜夫人低声唤道,声音温和,“随我来。”

姜宁心中了然,面上依旧恭顺,应了声是,便随姜夫人穿过喧闹的人群,回到了相对安静些的暖阁。门被轻轻带上,隔绝了外头的喧嚣。

姜夫人坐在主位上没有立刻说话,暖阁内一时静谧,只有茶盖轻碰杯沿的细微声响。

姜宁站在一旁,只看着姜夫人,声音不急不徐,“母亲找我所为何事?”

姜夫人放下茶盏,抬眼看向姜宁,“绾儿今日出门了。”

姜夫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静,“这府里头,未嫁的姑娘,便只剩下你一个了。”

姜宁微微屈膝,“是,母亲。”

姜夫人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样子,心头那股因姜绾出嫁而起的复杂情绪稍稍平复了些。她招了招手,“过来坐,挨着母亲。”

姜宁依言上前,在姜夫人身边的绣墩上坐下,姿态依旧恭谨。

姜夫人伸手,轻轻拍了拍姜宁的手背,语气放得更柔和,却也更显分量,“宁儿,你是个懂事的,母亲一直都知道。如今你妹妹嫁了,你便是咱们姜家留在闺阁中最大的指望。日后在家里,与你几个哥哥更要和睦相处,行事说话,都要记着自己的身份,凡事三思,万不可逾越了分寸让人看了笑话,也损了姜家的脸面。”

她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姜宁的眼睛,“你父亲和我,对你寄予厚望。**公府这门亲事,是咱们家天大的体面。你日后嫁过去了,成了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乃至未来的国公夫人,更要时刻记得你是姜家的女儿。你好了,姜家才能好,姜家好了,你在国公府的地位也才更稳当。这一家子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互相扶持,才能长长久久。等你嫁了,府里头,你父亲、我,还有你的兄长们,都会时时惦记着你,盼着你好。”

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充满了家族一体的温情,却也明明白白地将责任与期望压在了姜宁肩上。姜宁心中澄澈如镜,面上却适时地流露出感动与郑重,姜夫人如此重望,“母亲教诲,女儿字字句句铭记于心。女儿定当谨守本分,与兄长们和睦相处,绝不敢行差踏错,有负父亲母亲厚望,更不敢忘了自己是姜家的女儿。”

姜夫人看着她真诚的神情,听着她滴水不漏的回答,心中满意了几分,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些。她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好孩子,母亲就知道你最懂事。过几日,国公府专门给你做的嫁衣只怕就要送过来了。母亲也给你新备了几套头面首饰,都是极好的……”

姜夫人正说着体己话,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即是姜煜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母亲,儿子有事想寻妹妹说句话。”

姜夫人被打断,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

她看了一眼姜宁,“进来吧。”

姜煜推门而入,先是向姜夫人行了礼,然后目光便落在了姜宁身上,“母亲,方才前头有几位世叔问起父亲,儿子有些拿不准,想请母亲示下。”

姜夫人知道这是托词,但此刻她心情尚可,也乐得给儿子留点余地,便顺势起身,“哦?那我过去瞧瞧。宁儿,你和你二哥说会儿话吧。”

姜夫人说罢,便带着丫鬟出了暖阁。她如今敢在姜宁面前拿慈母的款,便是因为姜宁是她从小带大的,她到底是知道姜宁是个什么样子的脾性。

这会子姜夫人出了门去,暖阁内只剩下兄妹二人,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姜煜看着眼前沉静如水的妹妹,心中越发感觉愧疚和不安。

他搓了搓手,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31xs.xyz】

小说推荐